第十一章 风浪越大,鱼越贵-《逆转》
第(2/3)页
※※※
朝鲜队主教练崔永锡举着手中的一张纸,对坐在更衣室里的球员们说:
“我刚刚拿到了中国队那边的首发名单,和我们赛前的预计相比,出现了明显偏差—-他们换阵了,首发阵型352,而不是他们习惯的442。何振勇带领的中国队也从来没有打过三后卫体系,我刚才和李准浩教练分析了半天,也想不明白中国队的这个调整有什么足球上的含义。最后,我只能说,或许是因为中国队觉得他们只要击败我们就将提前出线,所以他们决定在和我们的比赛中尝试些不太一样的东西,他们应该是提前在为明年的世界杯做准备了。换句话说,小伙子们……”
崔永锡放下手中的中国队首发名单,看着自己的队员们,表情严肃,甚至还隐含一丝愤怒。
“换句话说,我们成为了他们热身练兵的对象。”
果然,在他这么说了之后,有的朝鲜球员已经回过味儿来,明白主教练这么说是什么意思。他们的脸上出现了明显的怒意。
崔永锡还在火上浇油:
“当然,站在中国队的角度,这么想也正常。毕竟我们已经提前无缘明年世界杯,剩下的预选赛对我们来毫无意义,变成了‘垃圾时间’。可是站在我们自己这边,你们会同意这种观点吗?世界杯预选赛,成为了我们对手的热身赛,你们会觉得理所当然吗?”
他的球员们没有出声,但他们紧咬着的后槽牙和狰狞的表情,以及杀气腾腾的眼神已经给了他回答。
得到答案的崔永锡趁热打铁:
“既然对手把这场比赛当成热身赛,那我们作为主人,应该要让他们充分热身。战斗和拼搏是我们这支球队的传统,我要求你们在这场比赛中将这个传统发挥到极致!对每一个敢入侵我们防守三区的敌人都坚决予以消灭!尤其是他们在前场的三人组!”
※※※
“还真是352……”
骆锦看着转播画面说道。
鸣哨开球之前,双方球员在场上根据各自位置站好。
这个时候各自采用什么阵型,在电视转播画面中就一目了然了。
别说是骆锦这位专业足球解说员了,就算只是一个合格的普通球迷,也可以自己得出结论。
这场比赛中国队真的排出了他们此前从未用过的阵型——352。
电视转播画面中,冯启元、楚狱和庄云升三个人在后卫线上,从左至右一字排开。
至于原来的左右边后卫卢常青和秦桉则位置前提,到了中场位置,与后腰苏巨和宋黎辉在一条线上。
更靠前的位置上,前腰傅晓峰紧贴着中圈线站。
池震和王烈这两个首发前锋分居中圈左右——这场比赛上半场是朝鲜开球。
很标准的352站位。
旁边的嘉宾赵川峰尝试着解释:“中国队这应该是尝试更多的变化……毕竟我们的442已经非常成熟了。”
旁边的骆锦嘴巴微张,他是真的很想吐槽在世界杯预选赛中尝试更多变化的做法实在是太像戏台上的老将军——浑身插满了FLAG。
就算中国队目前在小组赛中排名第一,领先第三名澳大利亚六分,但毕竟理论上来说中国队也还没有确定拿到世界杯参赛权。
不过他也只是在心里吐槽,没有说出来。
毕竟万一中国队真的用这套新阵型战胜了朝鲜,自己现在的吐槽不就变成抽在自己脸上的耳光了吗?
只是在比赛开始之后,随着时间推移,骆锦发现自己的内心吐槽……好像要成真了?
开场快半个小时了,实力明显强于朝鲜的中国队竟然没有在场面上占据优势。
倒是主场作战的朝鲜队在全场十万名朝鲜球迷们的加油助威声中,打得生龙活虎,尤其是通过高位逼抢在前场获得了不少进攻机会,屡屡威胁到中国队的球门。
同时直播镜头也频频给到中国队的教练席,镜头语言非常明确。
这场比赛到目前为止,中国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最大的原因就是采用了全新的阵型。而阵型的改变又不是简单的人员排列组合发生了变化,首发阵型的改变还意味着战术上的改变。
而这些改变都是源自主教练。
所以中国队场面被动,处于下风,那就是主教练的锅。
※※※
“我猜直播镜头这个时候应该在拍我们这里吧?”
在傅晓峰后场往前直塞出现失误,在中国队由守转攻阶段被朝鲜队断球后直接打反击,险些造成丢球后,助理教练蔡伯康捂着嘴对旁边的主教练何振勇说道。
“拍就拍吧。”何振勇同样捂着嘴。“习惯了。”
确实习惯了。
想当初他强行在国家队战术体系中拿下王烈,每次国家队的比赛,他都像是在显微镜下指挥球队一样。
别说国家队比赛了,他就算是去欧洲看王烈或者池震的俱乐部比赛,也得小心翼翼地做好表情管理,生怕一场比赛后他就出现在中国网络的热搜榜上。
“他们是完全不考虑体力问题吗?”
看着朝鲜球员在前场疯狂的扫荡和高位逼抢,蔡伯康吐槽道。
“崔永锡应该会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就换人,他肯定得用满五个换人名额。”何振勇说道。
和早期一场足球比赛每队只有三个换人名额不同,随着现代足球对球员跑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一场比赛每队都有五个换人名额。
但为了不让频繁的换人将比赛切割的支离破碎,所以规则要求每队还是只有三次换人的机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