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启二年,二月初九,丑时七刻。 国子监。 深夜的天很冷,寒风呼啸,那轮皓月映照天地,繁星点缀下,似多了几分怅然。 一处小亭内。 微弱的火烛晃动,地上有道人影。 “建斗,夜都深了,你还没有睡吗?” 寂静的夜,一道声音突然响起,让小亭内的那道人影停下。 负手而立的卢象升,眉宇间透着疑惑,循声望去,就见提着灯笼的倪元璐,披着大氅走来。 “汝玉兄。” “对这世道,某现在有些看不懂了,在圣贤书中学到的那些,似乎跟现实根本就无法映照啊。” 倪元璐轻叹一声,他知道卢象升所言何意。 “明明陛下做的很多事情,是利国利民的惠政良政,为何偏就有那么多的人,会质疑和抨击呢?” 倪元璐笑笑,看向卢象升说道。 “可是睡不着?” “某睡不着,为的不止是山东等地灾情一事,先前皇明时报刊印的诸多文章,无不表明一点,大明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吏治腐败,党争不休,以权谋私,违法乱纪,徇私舞弊……” 其实像这样的疑惑,不止卢象升有,在很多人的心里都有。 “某如何能不明白呢?” 倪元璐将手中灯笼,悬挂在一处,看向卢象升说道:“是为了山东等地的灾情吧?” “汝玉兄,你说我等读书人,寒窗苦读十余载,为的究竟是什么呢?”卢象升有些怅然,那双明亮的眼眸看向倪元璐。 “依着某对建斗的了解,应不是为会试而这般。” 从天启元年末,大明各地乡试顺利结束,一批批举人先后进京,为的是参加天启二年要召开的会试。 卢象升点点头。 “哎~” 卢象升眉头紧锁,看向倪元璐说道:“难道陛下乾纲独断下,不听朝中衮衮诸公之言,就真的是错吗?朝中衮衮诸公做的就一定是对吗?” “建斗!” 然而在这期间发生的事情太多,以至于不少有功名的读书人,对于这个世道是愈发的看不透了。 倪元璐语气低沉,那双眼眸盯着卢象升,“某知道你的心情,但是有些事情,并非是我等现在能左右的,这点你明白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