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是不奇怪归不奇怪,这并不代表着朱由校会接受这种事。 如果连他都选择接受了,那底下的人岂不更变本加厉了? “可这一切太来之不易了。” 中年见手下人都笑了,他却板起脸,冷冷道:“从辽东开始安稳,一直到现在,这期间发生了多少事?” “有多少贪官污吏被抓?” “有多少奸佞败类被抓?” “哪怕有血淋淋的教训在,可有些人总是抱有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意外,可他们凭什么能成为意外?” 堂内几人表情严肃起来。 “鸾卫是干什么的?” 中年继续道:“干的就是消除意外,这次辽东发生这种事,京城方面有旨意了,要坚决配合巡抚府,将这些奸佞败类铲除掉。” “头儿,那牵扯到总督府的呢?” 一人有些兴奋,上前道:“毕竟就咱们所查情况,有一些统兵将校参与其中了,尽管他们做的很隐秘,但还是留下不少蛛丝马迹。” “此事不急。” 中年摆摆手道:“先根据眼下查到的,继续深挖,我总觉得这件事没那么简单,或许洪抚台说的没错。” “有些事既然选择做了,那就要沉下心去做,别因为一些事,就变得急躁起来,那样事情就做不安稳了。” 对于熊廷弼、洪承畴这二人,朱由校把该有的信任,都给予二人了,这其中就包括在辽鸾卫负责人的联系。 没办法。 辽东所要走的路,其实是大明今后要走的路。 辽东的位置太特殊了,别看发展到现在,陆上也好,海上也罢,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这也难改其封闭的特性。 恰恰是这样,也使得朱由校要把辽东作为一块试验田,叫他的一些构想,乃至在其他地方试行的成果,根据形势去一点点推动促成。 此等境遇下,就难保在一定时期下,就会滋生出一些问题,而想不被这些问题所拖累前进的步伐,在发现时就必须坚决铲除!! 近几年来,辽东发展的是很快,但死的人也很多,只是有不少,都直接在辽东给压下来了。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