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试着去想一下,明国真的解决了他们本土的问题,开始在天津,在松江,在新安开始做这件事,为了吸引大批的人来购买,势必会组建类似我司的组织,来解决销售问题的。” “而这些组织,一旦沿着魏忠贤他们的步伐,深入到南洋去,那将会是怎样的场面?跟明人比起来,在南洋这边的优势,我们实在是相差太多了。” “你可不要忘了,在南洋各国的那些土著,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接受了明国的分封,他们是明国的臣属,只不过在过去,明国没有在意这些地方,所以才没有去过多的关注南洋而已。” 听到詹姆士讲的这些,威廉的脸色凝重起来。 尽管他不愿意承认,但有些残酷现实,就是摆在那里的。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两年的南洋各地形势,就不会变化的如此快,甚至于在南洋的不少地方,出现了明人传教的迹象,这对于他们而言绝对不是个好消息。 “不要觉得这不可能。” 对威廉的变化,詹姆士没有理会,而是继续说道:“跟我司相同的组织,明人不是没有的,在天津的十三行,你或许不陌生吧?” “这个十三行,正是明国皇帝下旨组建的,这个组织分为了十三个行,而明国皇帝持有一半的银股。” “记住这个词汇,银股!!” “你还觉得这个古老的国度,真的就什么都不懂吗?不,那是因为明国皇帝,有更重要的事去做,所以才没有选择扩大。” “而正是这个十三行,你可知道除了对外贩卖茶叶、丝绸、瓷器以外,最大的财源进项是何处吗?” “何处?” 威廉生出好奇道。 “一个叫朝鲜的地方,这个国度,是从上到下都效仿明国的,按明国的话来讲,那是他们的藩属国,也就是臣属。” 詹姆士开口道:“在明国出兵去帮他的臣属,去解决朝鲜遇到的问题时,这个十三行也跟着去了,你难道就不觉得很熟悉吗?” “现在魏忠贤他们做的事情,不就是在积极开辟新局势吗?等到南洋的局势有了变化,你能够肯定不会有类似十三行的组织,会大规模的南下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