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由校所构想的一系列政策方针,在大明本土与影响到的区域,呈现分散试行推广的态势。 先前规模小的时候,还能有商有量的推行,但随着规模逐步大起来,必要的强权统治就必须要有。 朱由校比谁都要清楚,强权统治会滋生什么问题,尤其是一个国家的命运,全都紧密围绕一个人来转时,个人崇拜就是避免不了的。 但就今下所处的境遇,朱由校觉得可以先这样走一段时期,待到他知晓的命运脉络,一步步朝有利于大明的方向倾斜,再去调整这种机制也是没错的。 而真正走到这一步时,朱由校针对大明的国制改革,就算步入了至关重要的阶段,至于后续该怎样改,那就不是他该考虑的事了。 他那个时候已经老了。 那需要年轻人去思考了。 可现在,他还很年轻,还有几十年的时间,来叫大明按照他的意志去转动,所以他必须要进行集权!! 数日后。 玉熙宫。 “陛下,从今下所掌握的情况来看,东番正式设承宣布政使司,以加强中枢对该处的掌控,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上书房总理参赞金铉表情严肃,指着眼前的舆图道:“近两年来,受到南洋那场冲突的影响,东番镇守署对外所授水师职官,已到了异常泛滥的程度。” “除了台海舰队,驻琉舰队以外,活跃在琉球、东番、南洋海域的非直辖水师舰队,规模是不容小觑的。” “而且就在今年初,吕宋、占城多地海域,已经出现了小规模的伏击,这种事情在今后恐会愈发频繁。” 朱由校眉头紧锁,看着眼前的舆图。 让他急切想扩编海军力量,有一项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非直辖的水师舰队,大明想在东番站稳脚跟,想将东番发展起来,就必然需要一些非常规手段才行。 这不,有些手段开始起到反作用了。 “且据有司探查到的情报,以祖大寿为首的势力与以郑芝龙为首的势力,彼此间的矛盾愈发突出。” 另一人紧随其后道:“这已对南洋的秩序,起到了一定的影响,甚至一些西夷人,开始在暗中接触祖大寿、郑芝龙他们。” “过去以镇守署这套模式,来不断吸吮各处资源与力量,来反哺到东番建设中,以无法满足今下东番的需求了。” “陛下,还有一个情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