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熊廷弼的话,叫刘鸿训一行沉默了。 殿内气氛有些微妙。 ‘这就是熊蛮子啊。’ 反观朱由校,嘴角微微上扬,对这个人,他是极看重的,或许脾性火爆些,有些时候甚至口无遮拦,但此人的战略眼光极高。 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鹰派代表。 这亦是大明所需要的。 处在这一时期下的大明,包括向后较长一段时间,军队这边必须要有足够的侵略性才行,不然这对外扩张根本就不行。 不过鹰派跟鹰派,也是有区别的。 熊廷弼毫无意外是激进派那一类的,但此人的能力与眼界又都很强,这也是朱由校为何让其出任军务院枢辅的原因。 “爱卿有什么想法?” 想到这里,朱由校缓缓转身,看向熊廷弼道。 “陛下,那臣可就说了。” 熊廷弼见状,朝朱由校作揖道。 “说吧。” 朱由校露出笑意道:“爱卿可是军务院枢辅,倘若连真话都不敢讲,那朕要军务院何用?” 此言一出,叫不少人脸色微变。 天子讲出这话,可见对熊廷弼的新任。 “陛下,臣以为先前的主张不变,此战依旧已辽东出兵为主,这样可叫建虏以为,我朝是按着其节奏来的。” 熊廷弼走上前,指着舆图道:“何况在辽第八、第九军也需要一场大战,来发泄与释放长久积攒的高昂斗志。” “毕竟这几年来,海军方面受南洋的因素影响,可谓是进展颇多,反倒是陆军自整饬以来,还没有打过一场像样的仗。” 朱由校点点头表示认可。 的确。 自明确凭功敕赏以来,大明军队的斗志与决心,他是能看出来变化的,尤其是能够以圣旨直接调遣的诸多军队,表现最为明显。 道理很简单。 对于底层而言,特别是在军队,想要实现逆天改命,唯有通过战争才行,何况中枢还兜底战死的各种善后,这就更叫越来越多的人没有顾虑了。 改变从不是在不经意间的,改变是需要时间沉淀的。 现在的大明,明显是沉淀出来了。 “不过针对虎墩兔憨西迁,臣觉得不应配合漠南,而是换成左右各自为主导作战。”在道道注视下,熊廷弼继续道。 “围绕大同镇、宣府镇、昌平镇、密云镇、蓟州镇、永平镇等地边陲,还有前出的热河都司,我朝应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这样……”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 “真要这样打的话,我朝岂不成双线作战了?!”刘鸿训听到这里,皱眉道:“如此且不说蒙鞑这边会怎样,就说建虏这边,那势必不会放过这等机会的。” “你是不是把辽东给想的太弱了?” 熊廷弼毫不讲情面道。 “你……” 刘鸿训一时语塞。 “爱卿的意思,朕是不是能这样理解。” 朱由校此时开口道:“随着我朝军队的调整与出击,针对于漠南整体战况,要形成在辽陆军与建虏缠斗,在京要害陆军与蒙鞑缠斗,在这期间甄别漠南蒙古各部,究竟那些是真的臣服于我朝,那些是假意臣服或干脆敌视我朝的。” “陛下英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