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1)苦厄-《碧檀记》


    第(2/3)页

    毕庆堂正在怔忡中,陈叔却拍了拍他的后背,毕庆堂扭过头,陈叔指了指旁边茶几上的碗筷,“少爷,我叫人下了碗面,您这一天,水米都没沾牙!”毕庆堂把手里的空碗塞给陈叔,不耐烦的挥了挥手。陈叔皱着眉,无奈道,“你看看小小姐啊,离不开人,你身体要是垮了,小小姐可怎么办啊?”陈叔歇了口气,颤着声音说,“少爷你不能任性,你已经是做父亲的人了,由不得你任性啊!”

    陈叔的话让毕庆堂鼻头一酸,他看着蜷在写字台下的女儿那小小的身影,长长叹了口气,站起来拿起茶几上的碗,唏哩呼噜的吃起来……

    少不更事时,和恋人吵架了,我们动不动就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后来啊,结了婚,有了小孩,感情上遇到再大的挫折,哪怕是离异甚至死别,我们还是要照样吃饭睡觉工作生活。不是我们变得坚强,也不是我们不再伤心,只是我们明白我们身上有了更多的责任……

    第二天一早,谭央早早的出门,在巷口吃了些早点就去了医院,她没有叫黄包车,走了一个来小时才走到医院,因为身边的钱不多,离下个月开薪水还有段日子,她要省着花。

    医院的病人依旧很多,谭央的诊室里挤着很多抱孩子看病的人,谭央一一耐心的询问病情,查体,开处方。快到中午的时候,医院里姓马的副院长来找谭央,宝隆医院的大院长是德国人,不常在医院,日常事务都是由这位马院长负责。

    “毕太太,和你说点儿事!”“马院长,您看我这儿病人这么多,您有什么事情,就直接在这儿说吧。”马院长颇为踌躇,半天才说,“医院最近财力很有些吃紧,聘不起这么多医生了,毕太太,真是抱歉的很。”谭央难以置信的看着马院长,看得马院长自己都窘迫起来,半晌后,谭央点头,“明白了,”然后埋头开起处方,写完后将处方交给患儿的家长,细致的嘱咐着,之后她又叫来另一个病人,头也不回的对马院长说,“我把我的病人看完再走。”

    马院长顿觉无地自容,他搓了搓手,又看了看腕上的表,为难道,“那,那您要快些了,下午一点前要离开,您看,毕太太,真是对不住……”

    谭央收拾东西离开诊室,临走前看了看桌子上的那管钢笔,想了半天,终于下定了很大决心一般把笔放到兜里,她告诫自己,她只是用惯了那只笔而已,那支,她用了十二年的笔。

    谭央搬着东西走出了好一段路,后面马院长上气不接下气的追了出来,“毕太太,你是个好医生,我们,真是对不住,我是不得已,你不要怪我。”谭央低垂着眼帘,看着路边草丛里那小朵的不知名的野花,并不吭声。“毕太太,你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私下里来找我,一定不要见外!”谭央想说我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工作没有钱,可当她抬头看见马院长那真诚的眼神,倒是把话咽回去了,她点头,对着马院长勉力的笑了一笑。

    接下来的几天,谭央跑遍了上海大大小小的西医院,屡屡碰壁,全都被拒之门外。看着钱越剩越少,谭央实在没办法,就找了个德国人开的洋行去做翻译,可她只上了两天班就被解雇了,接下来谭央找工作也是这样,不是找不到就是做不长。就这样蹉跎了大半个月,面对快要见底的米缸,谭央不由得哀从衷来,她还心心念念的想要回女儿,可眼前,她连自己都养不活了。

    谭央活了二十六年,如今,头一次尝到了忍饥挨饿的滋味,头一次品尝到世道的艰辛,不再有人为她遮风挡雨,她要独自将苦水一一咽下。谭央告诫自己,做母亲的女人是要坚强的,她要把女儿接来身边的话,那么首先,她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好好的活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