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阳感到一阵匪夷所思,自己的出现,不会真的是老天的安排吧? 此话,让殿中的满朝文武,也是吃惊不小。 此时,就算是对李阳再有怀疑的人,也不敢再有任何的质疑了。 前有仙药治愈始皇的重病,现在又有卦象为兆,谁他妈还敢站出来质疑李阳吹牛逼了呀? 质疑李阳,如今岂不就等于是质疑始皇,质疑卦象,乃至是质疑天意了。 顿时,满朝文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每个人心里都知道,李阳要被受到重用了。 再说李阳,虽然觉得卦象之事匪夷所思,但心里却也十分高兴,因为这样就更加的圆了他之前编的那些谎言了,于是赶紧道:“看来,这冥冥之中,确有天意安排!” “先生说的不错,此真乃天意也!” 嬴政点点头,转而看向李阳,笑道:“如今寡人有先生相助,大秦何愁不能千秋万代!“ 李阳知道,大事已成,自己得到重用是板上钉钉了,于是连忙说道:“愿为我大秦,倾力而为!” “好!” 嬴政哈哈大笑,然后转身回到皇位上,道:“先生之前曾言,你与鬼谷子二人同师,却所学有别,不知先生此话何意?” 听闻此话,殿中满朝文武,皆是一齐朝李阳看去。 大家都很想听听,这位敢自称与鬼谷子齐名平辈的人,到底学得是什么谋国之术。 此时,李阳也不由正色了起来,因为这个话题直接关乎着秦国的两种治国理念。 这十余年间,秦国不断动用民力,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丁男不足,就征发女子承担转输的苦役。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 可以说,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已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 李阳心里非常清楚,如果大秦不抓紧时间变革的话,很快天下就将大乱。 而且,历史上的陈胜、吴广起义,也就是在明年发生。 而要改变这一切的唯一方法,就是变革,废暴政,让百姓休养生息。 不过,要还百姓休养生息,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办到的事。 因为没有人能劝嬴政,放弃那些国家工程。 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这可是赢政这辈子一心想在实现的事情,谁去阻拦,谁便是与他作对。 莫说臣子劝谏,就是他儿子劝谏都没落到好。 公子扶苏之所以被发配边关,其实就是因为他所实行的政治主见与始皇的治理相矛盾,扶苏认为当以仁治国,加上他又不懂的隐忍,多次顶撞始皇的威严,以致在一次直面指责始皇焚书坑儒的错误性时,被秦始皇一怒之下发配边陲的。 连自己儿子劝谏,都会被发配边陲,试问,这天下又还有谁敢去逆始皇的龙鳞呢? 对李阳来说,这是一个难题! 不过,虽是难题,但却必须得想办法去解决。 想到于此,李阳小心的道:“师兄鬼谷子,所学多为争霸之术,而在下所学为治世之术。争霸之术,善谋略,重战伐,以吞并天下为目地。而治世之术,善施政,重民生,以天下繁荣富强为目地。此,二者之大别!” 站在一旁的李斯,心里已是冷笑,这家伙,大胆哪,善施政,重民生,这岂不是在主张以儒家的仁义之学治国么?这可是与陛下的治理相悖,他这真是不怕死啊! 不仅李斯如此想,在朝的文武大臣此时都异样的眼神看向李阳。 每个人都知道,始皇最恨儒士,甚至为此,在前不久一口气杀了以扶苏老师淳于越为首的四百多名儒士,甚至还下令焚尽天下诗书,可见始皇恨儒家学说之深。 果然,嬴政听闻顿时不喜,眉头微蹙:“先生之言,难不成是说要让秦国,弃法从仁?” 李阳连忙道:“陛下误会了,在下所言之治世之术,并非是弃法从仁。不仅不弃法,反而要加强和完善律法,达到依法治国之目的。” 赢政一愣:“哦?这么说来,先生亦觉大秦律法,于国之重要?” 李阳点点头,毫不质疑的道:“法,乃我大秦立国之本。自商鞅变法,这才有了国力壮大,实现了富国强兵,可以说,正是因为大秦有律法,这才奠定我大秦一统天下之基石。“ “好,说的好!“ 赢政大笑几声,然后叹道:“可惜啊,想我大秦之法,乃是富国强兵之法,天下却有人,对我秦律极尽诋毁,称秦律为暴律,称寡人之秦为暴秦!先生,你说这是为何啊?” 李阳赶紧道:“陛下,这便是在下之前所言及的,争霸之术,与治世之术的症结之所在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