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没过几天,林家的小店就开业了,不少人围上去看。 屏南坡盖的豆腐坊很大,里面的建筑物不多,胜在用一个大围墙围着了,阻止了对内窥视的目光。 用的是山野的石块砌制而成,颇有些磅礴的气势。 而专门卖豆腐的地方,是在院外一个小屋建筑,跟里面是用窗户是互通的。 豆腐做好了,直接从窗户那边递过去便成。 所以在这边墙的小店里买了豆腐,就可以去那边的小店里买上新的东西。 卖东西的地方被林舒晴重新规划过。 卖豆腐那边,主要卖一些豆腐豆芽之类,每日新鲜上的东西,卖完截止,不用再留。 而另一边,则是放着一些能存放的东西。 比如豆豉一类,还有林舒晴做的皮蛋。 不过这几日,她倒是新添了一样东西,让周围的商人全都闻风而动。 这不是也别的东西,正是用豆腐做出来的。其实做这些东西的步骤跟做豆腐差距不大,林舒晴听到有人跟她抱怨着豆腐运不远她才想到这点。 林舒晴把这个东西起了一个名字,腐竹。 外面的人听不明白,只觉得大概跟竹子里面的样子差不多。 这制作工艺说来倒也简单,就是豆浆加锅里去煮,煮到沸腾以后,上面会结一层皮,捞起来挂在竹竿上就行。 随便一个手脚麻利的,一天就能做上百根。 虽然做这东西比较费锅,但优点是可以长途运输,路边随走随吃。 也不挑什么时候,有条件的拿水泡软了吃,没有条件的,洗一洗丢锅里煮软了就行。 这东西一出,豆腐的生意似乎被远远落在了后面。 因为豆腐再好,也是周围的几个郡县能吃到新鲜的,再远运过去就坏了。 而这新出的腐竹,轻便易携带,还能长久存放,顿时成了商人间的抢手货物。 副食店产量跟上以后,林舒晴再也不歇几天开一天,而是天天开着。 也不至于让这南来北往的商人多跑一趟,至于买不买得到,就不是她关心的事情了。 几百里之外的宜州府,府城门口。 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少年,正意气风发候在城门口,准备排队出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