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拿就拿去吧,光有那些东西可是不够的,别到时候死了又在找她,就不是她的问题。 接下来的日子,林舒晴都忙着跟张老板一起开店。 找这店里面买卖做生意的人,还有店里打工的活计和厨师。 按照林舒晴的说法是,要做出自己的招牌,让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店面。。 无论到哪处见着了,大家都知道是同一家店,为此,林舒晴提出了穿制服。 说制服也不算制服,一人定做一件衣服的成本太大了,所以林舒晴想的是围裙。 至于招牌的事情,林舒晴想好了,就叫舒荣阁。 为了第一天开业,林舒晴还准备了不少的点心。 是只送不卖的,得在店里面消费满十文钱,才会送上一块的点心。 不是别的,就是林舒晴那天蒸的米糕。就在店里正门口的地方,蒸笼一打开,里面的香味就飘了出来,勾起了人肚子里的馋虫。 比起昔归县,这边的豆倒是贵了一些。 这买店买下人的事情也了不少的钱,要是真按照一文钱一碗的进度卖,也不知道会卖到什么时候才能把本钱给赚回来。 所以林舒晴把价格定到了两文钱一碗,喜欢咸的自己加,若是要加些之类的东西,那就可得涨到4文钱了,也不要便宜。 第一天开业,全场半价。 也不知道是否因为这边的老人比较多,林舒晴让店里人吆喝的时候,还喊了一句,便是没牙的老太太也是能来他们这里吃的豆的。 为此,好多老人聚集了上来。 一文钱,在外面买个包子的价格。 若是能吃上一碗的吃食,还是比较划算的。 不少老人过来买了,不说尝一口,便是在看到豆的那一眼时,很多人开始沦陷了。 这是什么东西啊?看上去白白软软的?样子瞧着不错,这买到了,塞到嘴里以后,滋味更是不错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