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也没什么好收拾的,临走之前我告诉了孙老和王老,等我处理完京北的事情后肯定还会再来皮县。 我估计那时候元忠也回来了,于情于理,我都会在回来看一眼。 不管罗一贯道长最后是埋在大凉山还是皮县。 坟前三个头,灵前三炷香。 这是我和秦云云欠他的。 晚上八点半,川渝机场。 伴随着登机广播,我和秦云云告别了皮县,告别了凉山。 坐在飞机上看着下方的山峰景色,我心里有些惆怅。 秦云云握住了我的手。 一夜无话。 回到京北后,我让秦云云暂时住在了以前给小道长租的那套房子,而我本人也没去潘家园,是直接去的五环外的小红楼。 “哈哈,文老板,好久不见啊!”文二爷刚见到我,便笑着过来和我握手。 “最近整个京北都没有你的一点消息,潘家园店你也不开,文老板啊,这是去哪发财了啊?”文二爷脸上笑咪咪的。 对他这个人,我先前印象其实挺好的。 那次联合会,文二爷作为组织者之一,也显示出了他的底蕴和魄力。 青州寺造像和阴雨瓶那种东西,可不是单单有钱就能借来的。 在古董这行混到最后的,没有最有钱,只有更有钱! 只是有些人平常不愿显山露水,这些人在苏富比和佳士得的会员卡,也是最高级别的运通黑卡。 这路东西,要是没流进博物馆,不管绕了几个圈子,最后一定是流到这些人手里。 凡是这类人看上的东西,不差钱,要是私下交易,给你张空支票,就看你胆子有多大了,胆子小的你填八个0,胆子大的填九个0。 这种只进不出的人,才能当得起,“藏家”二字。 就像早年的张伯局先生,袁克文,戴荃,张叔训,王世襄。 李白的东西,陆机的东西,淳化祖贴......皆都是由这些人无偿捐赠。 过我眼,即我有,收之于民间,藏之于民间,展之于民间,示之于后人。 “呵呵....二爷你就不要取笑我了,我文材只不过是一个小古董商,哪里能发的了什么大财啊,”我谦虚的朝文二爷拱手。 互相先客套了几句后,入座,上茶。 文二爷这时便直接开门见山了。 “文老板,既然你赶回来了,那是不是就代表你答应这件事了?” 点点头,我算是默认。 文二爷脸上表情变化不大,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文老板,这次我们能获准参观皇家地理协会的内库,得益于我们先前几年的努力。” “我们也是有代价的,文老板应该知道吧?” 文二爷话说的比较隐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