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御沐琛独揽大权后,朝堂官员、黎民百姓,无一例外,都被御沐琛得罪了个透。 原本,那些人不愿再和“混淆皇室血统”的御颜熠,再有任何的瓜葛,只怕牵连到自己。 如今,那些人都冲着御颜熠的名头,聚集在折琼山庄。 颜家的演武场,和皇宫的校场有的一比,但还是没能将所有的人容纳下来。 有许多人,都只是围在校场外,伸长着脖子往里面瞧。 在一众人的翘首以盼下,御颜熠与容清纾相携进入校场,一身盛装的风迁宿,则是不紧不慢地跟在他们身后。 “太子殿下,御沐琛上台后,美其名曰说要造福百姓,施行新政。可是,却纵容那些官员对我们盘剥层削,再这么下去,我们这些百姓,都没法过日子了。” “是啊,太子殿下就早些回古御京城主持大局吧。否则,再这么下去,古御就要被韶国、凛宫趁机吞并了。” 有些事情,御颜熠不便开口,但是容清纾却能代劳,“诸位英雄豪杰,不是颜熠不愿回古御京城,实在是御沐琛**,已经将颜熠定下混淆皇室血脉的罪名。” “一旦颜熠出折琼山庄,便会有官府之人前来抓捕。所以,我们即便体谅大家的苦楚,但也实在是爱莫能助。” 一个衣冠楚楚的书生,朝容清纾鞠了一躬,“太子妃,古御百姓都知晓,皇上最为看重的人,便是太子殿下,只有他才是古御名正言顺的嫡系血统。” “御沐琛名不正言不顺,趁太子殿下外出巡边,鸠占鹊巢,还肆意妄为地抹黑太子殿下。更可恨的是,德不配位,胡乱下发召令,让古御百姓都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若非韶国被安澜太子打得溃不成军,凛宫内乱未平。两国前后夹击,古御几百年的江山基业,怕是要毁于一旦了。” “为今之计,为了古御江山社稷,为了洗刷太子殿下的冤屈,为了救百姓于水火,只有让御沐琛退位让贤。” 这个书生,抬起头后,容清纾才看清此人的相貌,原来是沈柯亭。 沈柯亭的言语,很有煽动性。 因为,沈柯亭话音一落,那些英雄豪杰无不大声附和,“只要太子殿下一声令下,我等必定唯太子殿下之令是从,将御沐琛那等无才无德的庸人拉下马背!” 御颜熠挥了挥手,示意大家暂且先止住话语,“我不过平平无奇的寻常之人,并非诸位口中那种贤德之人。即便御沐琛愧对百姓,但御沐琛仍旧是父皇亲封的太子殿下。” “若我等随意寻个由头,便率兵起事,且不说此乃祸乱家国的乱臣逆臣之举,更是会搅得古御狼烟四起,生灵涂炭。到头来,受苦受累的还是黎民百姓。” 沈柯亭似乎等的便是御颜熠的这番话,因为,御颜熠话音一落,沈柯亭便从袖中取出一卷明黄色的卷轴。 “圣上谕旨在此!” 那些英雄豪杰,一时之间,都面面相觑,显然还没有反应过来。 沈柯亭又高声大呼:“圣上谕旨在此!” 这时,才有些人渐渐反应过来。 率先甩开衣袍,跪在地上,“草民接旨!” 容清纾、御颜熠、风迁宿等人,也依次屈膝下跪。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不肖子孙御沐琛,心狠手辣,薄情寡义,趁熠儿离京巡边之际,矫诏废黜熠儿太子之位,取而代之。” “凡此种种,已是枉为人子人臣,更是联合内臣宦官,逼宫谋反,朕不愿禅位,便将朕软禁毒打,甚至,意图行弑父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朕被御沐琛禁于内廷之中,历经千辛万苦,才将此等机密诏书传出。无论是何人得此诏书,请速速将诏书送至古御太子御颜熠手中,让他前来救驾。” 御颜熠因为沈柯亭手中谕旨的内容,惊得眸光一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