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马屁奴阿星也-《寒门凤华》
第(2/3)页
所以,别看进士科帖经只考大经两本以及老子一本,实则不学习完朝廷规定的读书课本,根本就无法应对科举。
此次赋作题目:南风之薰赋。
刘辰星一看即知,出自礼记乐记疏引孔子家语。
会取材礼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第一场考试帖经,就才考了礼记,赋作再考礼记,当属意外。
然,时人重视礼记,在学习的次序上,礼记就居于各种典籍的前列,此正是:礼也者,御人之大,故首于群籍而讲。故,赋作再考礼记又是情理之中。
另外,礼记内容庞杂,且无系统,但涉及儒家的人生哲学、教育理论、音乐理论,对国家和社会制度的设想、各种具体的礼节等,不仅是记叙了一些礼节仪式,而且详细阐述了各种典礼的意义和制礼的思想,可谓透彻宣扬了儒家的礼治注意。
在刘辰星看来,若能读透礼记,即可通过它全面理解儒家的思想体系。
其实在现代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历史课上就有教过,儒家思想的主张就是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
又自古以来,“马屁文化”在天朝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一样,源远流长。
由此,提炼出两个关键词:礼治和夸捧。
然后,就以“南风之薰”为题引,紧扣两个关键词,展开一篇赋作。
说来这很像她在现代写的广告方案,分析之后提炼出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定位,然后再延展开来。
刘辰星心中已有思路,接下来便是在草纸上开写。
南风之薰,意为南边吹来的和煦之风。
如今已是四月下旬,再过不久苦夏来临,芒种开始,赤日炎炎,暑气如蒸,百姓怎能无怨地在田间劳作
怕是只有南风一起,天气转凉,万民才有喜色。而何为南风,正是女皇的恩泽,轻徭役薄赋税,以清凉的南风解民之愠,以适时的南风阜民之财。所谓政通人和,莫过于此。
古有三皇五帝之舜帝,以五弦之琴以歌南风,今有女皇之圣贤,领朝堂崔相、霍相等中流砥柱,千里指挥诸州县,如贝州刺史、参军等实干之臣,共创盛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