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撮合山-《田园悠闲小日子》


    第(2/3)页

    只见赵二姐拿着茶碗儿喝茶,又用绉纱汗巾掩了掩口,脸上只是笑笑的不说话,乔模乔样、做张做致,配上她那会说话的杏眼儿,时而溜谢平安一下儿,本是五六分颜色,配着她那神情态度,足足长到七八分,怎能不引得没见过多少漂亮姑娘的谢平安神魂颠倒?

    “咱们这赵二姐才貌,不说在村里是独一份,就是比这县城里那大门大户的闺女也不差,你满眼看看附近十里八村,谁家闺女能有二姐儿这相貌?再看看这县城里头人家,一路过来,可有比得上二姐儿的?”郭婆子满口的称赞,正好那茶婆子拿把锡壶过来添茶水,就扯住问她,“柳姐姐,你说说,我时常领人来你这茶局子相看的,那么多闺女娘子,可有比得上赵二姐才貌的?”

    “哪儿能有哩?依我看来,就是那大户人家的小姐,也多有比不上这二姐的哩!”茶婆子就笑着奉承了一句,原来这茶婆子是柳树屯出来,向来与郭婆子相熟,郭婆子时常带人来她这茶局子相看,给她带个生意,是以见多了相看场面。

    “二姐,老身看你这裙子边斓上绣的彩碟戏花真真儿好,前儿给县城韩家杂货铺说成了亲事,给老身布施了一套毛青布裙儿,夏布衫儿,想请二姐给绣上个花样子,到明年夏天穿,不知二姐有空没有?”郭婆子显摆自己的本事,也是逗引赵二姐说话,央及道。

    “既是郭婶儿相央,奴家怎能推辞?要不嫌奴家手艺粗陋,赶明儿得空只管送来俺家就是。”赵二姐娇声说道。

    于是,郭婆子没口子的称赞,向谢青山和谢王氏道:“你瞅瞅?哪里有这样巧手闺女,性情贤惠,说话爽利,针黹女工又好,我听说,在家厨上灶上的活计都好。”扭头又问赵木春,“赵老弟,你每日吃着闺女做的饭菜,可还受用?”

    “小闺女家家的,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也就做做家常饭菜罢了!”赵木春口中就谦虚着,那话音儿里却透出些自矜来。

    “哎哟哟,赵老弟,你还想闺女做出啥山珍海味不成?居家过日子,不就是家常便饭么?要是日日给你浓油赤酱的泼天撒漫,哪里是过日子的人?”说着,又问没怎么说话的谢王氏,“谢嫂子,你说是不是?”

    “是哩!居家过日子才是正经。”谢王氏面上只是笑。

    俗话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妇,以谢家现在的条件是足够对儿媳妇挑挑拣拣的了。而且父母和孩子对女方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谢青山和谢王氏只想娶个贤惠懂事的儿媳妇,像林氏一样就好,至于相貌如何,一般的人儿就行,但是看儿子的模样,似乎跟他们并不一条心啊。

    “谢嫂子说的才是真话儿哩!这媳妇娶进门,最主要的就是居家过日子,瞧二姐这针黹女工、这厨房灶上,难道不是个过日子的人儿?”郭婆子似乎感觉到了谢王氏似乎并不怎么满意赵二姐,就把话题引向贤惠的方向。

    谢王氏只是笑着点头,拿起桌儿上的泡茶吃,口中并不回应郭婆子的话儿。她内心里不喜欢这乔模乔样的闺女,穿着那紧紧的扣身衫子,将身条儿显得曲线毕露,描眉抹粉儿倒是没什么,就是那走路跟风摆柳一般,神态上也不尊重,眼睛里像有钩子似得勾人,瞧瞧她那没见过世面的傻儿子,还没说上话儿呢,魂儿就被勾了去。

    “要我说呀,要是小两口情投意合,比什么都强,要是他们自己心里头愿意,能把小日子过起来,岂不比父母在旁边催着赶着他们上进强?”

    郭婆子眼睛溜了一圈,早把周围人神态看在眼里,以她几十年说媒的经验,心里头早已将周围人心思猜了个八九不离十,那谢家后生早已在看见赵二姐时就如了意,就是让他立刻娶赵二姐过门儿都没二话,那谢青山看儿子心里喜欢,心头早就松动了。剩下的就是那谢王氏,恐怕是个硬茬子,不好摆平。

    “平安啊,你说郭婶儿说的对不对?”于是,郭婆子就扭头去问谢平安,谢平安虽然早已对赵二姐色授魂与,但耳朵眼儿里还仔细听着他们说话儿,听见郭婆子这一问,正中了他的心思,连忙将头点的跟小鸡叨米一般,口中不住的说:“是哩,是哩,郭婶儿说的是哩!”

    谢王氏恨不得立刻就伸手扭他的耳朵,真是恨铁不成钢,丢人现眼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