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江南佛道-《风吼证道录》


    第(1/3)页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风吼军已经逐步恢复了战斗力,而一风派出去的暗探的消息也在逐步传来。

    西南州和密州的战争力量已经几乎全部被风吼军击溃,只剩下两州官府的自卫兵,但这点分散的兵力在如今的风吼军看来,不过是如蝼蚁般的存在,并且,因为这两州的佛道盛行,官府也没有攻打他们的打算。

    既然如此,风吼军自然也不会去招惹麻烦,并且一风安排多满法王和沐朶法王去两州各郡协调,遴选出两名官员承担已经逃窜至君州的牧使的职责,如此稳固两州的民众的正常生活,秋毫无犯。

    来的最快的是云州的消息,颜隐山告诉一风,他们已经完成了向北推进的任务,已经在云州和君州的边境线旁边驻扎了下来,而驻扎的地点正是明王寺,并且问一风什么时候开展下一步计划。

    一风和火猴还有各位僧众商议之后,决定让他暂时休整,操兵演练,听候消息,等待时机。

    但是坏消息也很快传了过来,首先是云州的东南边有宛州和江州。

    此二州处在大武国的东南,在伊河的下游,气候温暖湿润,河流支脉众多,原本借助发达便捷的河运,商贸十分兴盛,是一片富庶之地。

    富人一多,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各种愿望,如健康、因缘、子嗣这些可遇不可求,且基本很难用金钱来衡量和实现的事情,或甚至下一世的业报,因此也更加愿意施舍善心,为后世积累福报,而满足他们对下一世延绵此生的安乐富庶的憧憬。

    符合他们如此多要求的,自然是海纳百川、慈悲心宏大、虚怀若谷、求愿得报传说颇多的佛教了,佛门的弘扬善意让他们广施善行,他们也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如此做。

    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在如此富庶之地,商业的尔虞我诈也让他们感到人心的险恶,而佛道的清净淡然和参悟人心,也让他们在商贸战场上寻求得一块佛门的净土,让自己的灵魂得到片刻的安宁。

    因此,佛道在宛州和江州之鼎盛,佛寺在此数量之巨,可谓旷世之观,曾经有诗人赞叹:“江南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大武国这片富庶的江南之地的佛道盛景的唯美写照。

    原本在此地,佛道如此昌隆,佛道的佛僧理应不该被灭法战争所欺压,甚至遭遇生死困境,然而,佛道之盛的背后,也暗藏着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在这场大武灭法之战中全面爆发了出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