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南宋年间-《雄起中亚》


    第(2/3)页

    除此以外,还有折二(两文)、折三(三文)、折五(五文)等尺寸相对较大的铜钱。

    这些细分,倒是刷新了李承绩对铜钱的认知。

    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在李承绩的金钱诱惑以及李萧氏的出言警告下,都竭尽所能的将自己知道的事情说出来。有的为了讨赏,还刻意去酒馆听说书先生讲些奇闻异事。

    于是一个个进门之前,战战兢兢的下人。出去时,都一脸喜形于色。那些拿到钱的下人,还刻意将钱拿在手上显摆。引得一些没得到赏钱的下人,都暗恨自己嘴巴不利索。

    李承绩就结合他们的信息,大致得出两个很重要的结论。

    一个是现在的大辽,还是一个存在奴隶制的封建国家。人口买卖,得到了法律允许。并且此大辽不是史书中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幽云十六州的大辽。而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德宗耶律大石,在原唐朝安西都护府旧址,东喀剌汗王国的土地上建立的大辽。

    疆域内,还有西喀喇汗国、东喀喇汗国、高昌回鹘和花剌子模四个附庸国。

    对于这些小国,李承绩是没什么印象。

    不过根据这些信息,他大致推算出。如今的大辽,应该位于古代的西域,现代的中亚。

    这就解释通了府里的下人,为什么多是介于黄色人种与白色人种之间的混血人种。五官相对柔和的汉人和契丹人,反而比例不大。说的汉话中,为什么夹杂着那么多听着像阿拉伯语,其实是波斯语的词汇。

    吃的食物,也为什么以馕、面食、羊肉、马肉为主。大米的话,却那么少见。若不是他主动要吃大米饭,府里根本就不会购置。

    另外府里女人虽穿着汉服,但大多数男子,却是上着窄衣,下着长裤。充满了游牧民族,特有的简洁、实用风格。并且女人在着汉服的同时,还会披纱巾、戴毡帽,带有明显的异域风情。

    第二个重要结论,则是大辽的东边,还有西夏、吐蕃等国。原来的大辽故地,已被金国占领。并且大宋也尚存,只是丢了一半的河山,将都城迁到江南的临安了。

    对于南北宋,李承绩还是知道的。所以一听到临安,就知道现在应该是南宋年间。

    只是遗憾的是,他对古代史并不怎么熟悉。所以即使知道现在是金泰和四年,西夏天庆十一年,也推测不出公元纪年的确却年份。就连当前南宋的年号,他也估摸不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