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呼罗珊王-《雄起中亚》
第(2/3)页
如此,既保证了火器司的保密性,又圆了工匠们的团圆梦。
只是从此之后,他们和外界就很少有接触了。
不过在这有口饭吃就能活命的年代,自由什么的,都是可以被人忽略的。
这么过了半个多月,随着气温一天天的升高,夏天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呼罗珊境内的田地,也都进入农忙的尾声。大量的冬小麦,也都通过村、镇、县、郡等各级行政单位的收购,逐渐运入马鲁的粮仓。
大批刀、箭、马鞍、甲胄等器具,则通过督作司的日夜赶工,生产了出来。并第一时间,就送到各个军团集中装备。而替换下来的旧装备,则进行基本的翻修后,送到各个边军手上。
也是之前边军成立有些仓促,所以很多装备,都来不及准备。且边军人数不少,督作司的生产力也有限。再加上为体现出差别,李承绩已将边军与四大军团的待遇进行差别化。
虽然月俸还是一样的,但是各项福利补贴,却是不同的。这就使得护教军内,边军已坐实了地位最低的部队名头。而四大军团内部,李承绩虽没有进行差异化。但是已撂下话了!日后作战,每个军团在核算将士们军功的时候,还会加上集体功勋。
也就是说,哪个军团在战场表现的最优秀,内部将士获取的功劳最多、最大,就有资格在军团层面上,获得更大的奖励。这是针对整个军团的,论荣誉,是属于所有军团将士的。
因而这个规定一出,立即让各个军团之间的较量白热化了起来。
目前统战司里,将领们就积极争取着攻打古尔的功劳。以便在封赏之时,让自己的军团不至于被人压了一头。
李承绩被他们烦得,不得不借故躲起来。结果参谋司的参赞们就被统战司的将领们盯上了,耳根子简直能磨出茧来。
如此熬着,攻取古尔的战斗,终于可以开始了。参赞们也松了口气,齐齐来李承绩跟前大吐苦水。
就在这时候,马鲁来了一群意外的客人。
“大辽呼罗珊总督,拜见天使!”,李承绩领着一干臣子,拜服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