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扫清余孽-《雄起中亚》


    第(2/3)页

    “嗯!都起来吧!立即抽出两万担粮草,配发城中百姓。”,李承绩命令道。

    两位监正使互看了一眼,有些为难道:“启禀国主,军中粮草只够十日之用。若抽出两万担,怕是······”。

    “还请国主三思啊!”另一位监正使接话道。

    这次北上作战,本就不在呼罗珊的计划之内。特别是一路行来,呼罗珊没少救济沿途的百姓。像喀喇汗国、拔汗那两地,就耗费了不少粮草。

    倒是古尔和信德两地因人口稀少的缘故,耗费的粮草较少。并且因和德里苏丹国结为秦晋之好,还意外得到了一大批粮草。目前信德郡和古尔郡的新移民,几乎都靠德里境内的粮草度日。

    这也变相的,推高了德里境内的粮价。

    呼罗珊境内虽因官府物价制度的限制,没有出现大规模暴涨。但随着军队北上作战,各郡的粮食价格还是出现走高的趋势。为此,官府还对百姓购买粮食设置了上限标准。

    只是这到底是饮鸩止渴!

    毕竟呼罗珊境内的粮价走高是因粮食出现缺口,供不应求的缘故。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从境内调粮。

    李承绩已命李氏商行通过一切手段,从境外购买粮食了。连与境外商人的贸易,也通过粮食连交换。但是当前,只有德里境内有大额粮食输入呼罗珊国。

    西波斯那边则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产量不多。并且受当地小国林立,战乱连连影响,商道也很不通畅。因而呼罗珊的粮食缺口,短时间内还不足以缓解。

    不过拿下钦察草原,可以在肉食上进行补充。那里的牛羊不少,未来必定可以大规模输入呼罗珊各郡。而且呼罗珊国的大半百姓都是草原人,食用牛羊,也符合他们的饮食习惯。

    但眼下战事还未彻底结束,钦察草原也并没有完全收复。所以粮食的缺口,依旧无法填补。

    李承绩知道国内的情况,也就没有多带粮草。便领着数十万的军队,浩浩荡荡的向巴拉沙衮出发。以期通过人数的优势,扫荡整个大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