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 宣判大会-《铁肩柔情》


    第(2/3)页

    这个学生的方阵中,何晓军见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学生方阵也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两大阵营,一方阵营是清一色的男生,而另一方阵营却是清一色的女生。男生的人数大约比女生多出了五六倍有余。

    后年代的不少资料中不是说,那个年代的许多地方,不是不准女孩子读书吗?难道,宁城这个小地方例外?是否宁城在那个年代,已经开明到了与别的地方不同?否则,哪来的这么多女学生?而且,这什么学生中,要男女分开?难道那时的男女生不在一处读书?

    何晓军努力回忆了一番后,才弄清了男女学生分站的原因。

    是的,那时的男女学生,是不能在同一间学校读书的。

    何晓军已经回忆起来,他前世时,市里那两间有近百年历史的中学,其中一间过去就叫女师,也就是说,这间学校过去时,只让女生就读。也由此可见,他们这里在大半个世纪之前,已经有了女子上学的风气,至于因何而形成这般的开明风气,何晓军就不知道了。

    与那些列成整齐方队的学生相比,外围站满的那些围观的观众就凌乱多了。不过从这也看出,这些群众是没有经过组织的,应该是一些自发前来参加宣判大会的人。

    在那年代,社会上没有什么娱乐节目,而人们又有的是空闲时间,所以,看热闹也算是一种不错的群体娱乐。

    何晓军他们两人被县府的文书直接就带到了主席台的边上。

    来到了主席台边,县府的文书让何晓军他们站在这里等候,等到了台上叫他们和陈村有关人的名字时,就上台领奖。

    文书交代完毕后,自己走了上主席台,坐在了讲台上那一排已经坐满人的凳子最靠边的一张空凳子上。

    下午的三点钟,宣判大会准时开始。

    一个主持的人宣布大会开始后,第一个上台发言的人竟是何晓军他们认识的人,就是剿匪中与他们并肩做战的刘班长刘金中。

    刘班长上台,先介绍了一些本县的土匪匪情,再详细地讲述了这次剿匪的经过和战果。

    由于刘班长身临其境,他对这次的战况当然就清楚,再加上这次的行动,也确实精彩,所以,他说得有声有色,博得台上台下的一片热烈掌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