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裂痕-《神皇纪元》
第(2/3)页
“害怕了?”萧云鹤呵呵的笑了起来。苏菲儿一阵芳心惊颤,等她回过神来时,发现自己已经被萧云鹤合抱在了胸前。自己的脊背,几乎就可以清楚的感觉到他强健的体魄和温暖的体温。
“坐好了----驾!”萧云鹤一扬鞭,青骓马奋蹄奔去。苏菲儿惊诧地摇晃了一下,却发现自己已经被这个男人牢牢的抱在了怀里,怎么样都不会再掉下去。马跑得很快,让她有了一种如同坠入了云端的错觉。而且自己的心头,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踏实与安全感,仿佛天大地事情,也不用自己去挂心了。
她心头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如果国都不是在百里开外,而是一千里一万里那该多好!最好是,这马永远也不停的跑下去,这一刻便是永恒地存在。
院门口的武琦云,看着几骑绝尘而去,微微的笑了一笑,转身走了进去。她感觉心里有些空落落的,不知道是因为情如姐妹的苏菲儿离开了,还是因为这一回,居然没能与他说上几句话。
回到国都,已是日暮西沉。萧云鹤见皇帝催得急。也没多作耽搁,让俱文珍带着苏菲儿等人先行回了汉王府,自己匹马进了皇宫。
大明宫紫辰殿书房里,老头扯了个大大的哈欠然后摸起额头来,看着桌上的一堆奏折没来由的一阵心烦。正在这时,霍仙鸣进来报,说汉王求见。老头这才来了一点兴头:“快让他进来。”
萧云鹤进去见过了礼。老头就忙不迭地说道:“云鹤,你快过来。你这两天去了哪里,让朕找得好苦。边关送来几份急报,朕当真感觉甚是棘手,想找你商量商量。”
“边关有军情?”萧云鹤也凛了凛神。接过了老头递来的几份奏折看了看。原来是一直在边关屯兵数万的吐蕃,终于有行动了。吐蕃宰相尚相结赞率兵突袭,一举攻陷了泾州阳县,直逼京城。而驻守泾州的泾原兵马,曾是姚令言麾下。虽然他们没有跟随到国都来叛乱。可也一直不服朝廷管束。大战在即,却闹出了内乱杀死了统兵大将,以至于兵马混乱节节败退。与此同时。凤翔府一带也有了吐蕃小股兵马来侵扰,连朔方也有些不安宁起来。
“陛下,看来这一次,吐蕃是有备而来了。”萧云鹤有些忧心的说道,“他们全线出击多处骚扰,而又重点攻击泾原一带,其野心昭然若揭,就是要直指国都。泾原曾是叛贼姚令言的老巢。那里的情况颇有些复杂。指望泾原军抵抗住吐蕃,似乎不大现实。”
“是呀,朕也正是为这事犯愁。”老头说道,“泾州是国都门户,如果那里出什么问题。国都可就危险了。同时,朔方与凤翔那里。也不能出岔子。不然,国都就要被吐蕃几路夹击了。说不定,连回纥也会来趁火打劫。着实难办哪,朕想听听你有什么看法?”
萧云鹤心中却隐隐感觉,今天这老头颇有几分怪异。这样紧急地军情,按理说没必要非得等到自己回来给皇帝拿主意。虽然他这个汉王曾是经营军事的亲王,可朝中不是还有浑、李晟、李怀光这些人吗?老头这样做,还真是有些问客杀鸡的嫌疑。莫非他让我自己主动提出,派李晟等人去镇守边关吗?
如果是这样,他老头的心里,是不是也已经对自己有忌惮,或者说,受了某些人的鼓动和挑唆呢?
最让萧云鹤感觉无奈地是,就算明知道这其中可能有阴谋或是猫腻,也只得顺着老头的意思,将李晟等人派出。因为如果不这样做,边关军事吃紧或是战争不利,最终受损的是大齐王朝。而放眼现今朝中,也只有李晟等人能镇住这些地方了。
想到这里,萧云鹤索性大方的说道:“陛下,依臣之见,边关的重心任务,在于镇住泾州。朝廷有必要派出得力大将和兵马,前往泾州坐镇。朔方李怀光,也是时候回节度军镇把守边关了;凤翔府那边,同样也要朝廷派将派兵去,以示朝廷对那里地重视,这样一来,地方官将也就不敢怠慢了。”
“嗯,说得有道理。”老头连连点头说道,“调兵谴将是你的拿手活儿,你给朕说说,派谁去,派多少人去呢?”
“泾原节度,最为复杂,必须要一个勇谋兼备而且在那里有声望的人去。”萧云鹤说道,“臣遍观朝中,唯有李晟能够胜任。李晟文武全才,而且在泾原一带有万人敌地威名在。派他率领万余神策御林军去,应当不会再有什么问题。朔方那边,自然是非李怀光莫属。他本部的人马也休整一段日子了,是时候再回边关戍守了。而凤翔那里,臣举荐宰相浑。此人勇猛无匹善于用兵,应当能镇住凤翔。”
“嗯----很好,很合理。”老头满意的称赞起来,“云鹤果然是精通于军事,调拨得井井有条滴水不露。有了这三员大将,我大齐西面防线应当无忧矣。这样吧,明日早朝,朕就宣布这件事情。然后亲自在太庙为这三员大将饯行。云鹤,真是有劳你了呀!”
萧云鹤略略笑了一笑:“这都是臣份内之事。”
老头又拉着萧云鹤闲聊了几句家常,就让他走了。
出了皇宫,萧云鹤心里自然有些郁闷。虽然这些事情是自己预料之中的,但也难免会有些心里不痛快。这个老头,现在是变得越来越阴了。本来这几项军事决策,是能够让阁部宰相们商量清楚的。可他偏偏将汉王召回来,让汉王自己说出这样的提议。这样一来,他老头可就不怕别人风言***说什么他在削弱汉王的势力了。而且表面看来,他还给足了汉王面子,没有擅做主张的将汉王地人调走,而是汉王自己出的主意。
萧云鹤忍不住在心中骂起了老头:真是小肚鸡肠的小人心志,帝王心术在你老头身上,怎么就表现得如此龌龊和委琐呢?而且这其中,有没有太子、陆升或是霍仙鸣等人出馊主意,还不得而知。现在的朝堂上,诡谲莫测人心不古,谁都想着将他人的势力削弱然后自己发达起来。太子等人趁国难来削弱汉王地势力,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的。
萧云鹤想了一阵,只得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好不容易聚在身边的一点点力量,眼看着就要这样消散去了!看来这个旁系的亲王,还真不是太好当。比起当初秦王萧云鹤的身份,现在更加难以办事。朝堂之上,看来是容不得自己有太多作为了。想个什么法子,另辟溪径呢?
萧云鹤仿佛就听到,太子等人在自己背后隐恻恻的一阵阵冷笑。他这个名满天下功高社稷的汉王,瞬间就要变成一个一无所有的空壳子了。其实萧云鹤心中的思路一直都十分的清楚。要想成就一些大事,无外乎要必备三样东西:声望、兵权、人声望和人心急不来,只能慢慢经营。当务之急,是如何弄到一点实在的兵权!
萧云鹤一边思索,一边牵着马在承天门大街上缓缓而行,不知不觉间已经快要到了朱雀门,这才想起翻身骑上马。正巧这时,身边一辆紫闱绍车经过,留下一串鸾铃清响。萧云鹤略看了一眼,这正是东宫太子专用的车驾。皇太子用车无外乎是三种,一是用于重大朝会或重要正式场合的金络车,二是用于凭吊的四望车,再就是这种平日里出行用的绍车了。
萧云鹤也没怎么在意,骑着马慢慢朝前走。不料这时车子就在他身边停住了,一旁的窗帘被掀开了一个角儿,里面传出一个清脆的女声:“汉王大人,你回来了呀!”
萧云鹤一看,这不是汤紫笛吗?她怎么会坐在了东宫太子的车驾上?顺带朝里面一看,小女王也坐在车里,朝萧云鹤颌首微笑。车旁伺服的,是东宫詹事府的宦官,这时就过来给萧云鹤作揖见礼了。
这两个人,去过东宫了吗?萧云鹤点了点头,算是跟她们打过了招呼,然后说道:“二位这是要去哪里?”
“回汉王府呀!”汤紫笛飞快的说道,“汉王现在也回去吗?我们同路一起走吧!”
“哦,好。”萧云鹤应付了一句,策马先走了,心里寻思道:小女王,怎么跟东宫李诵扯上关系了?太子还派了车驾送她回来。她是我的座上宾,李诵趁我不在的时候把她请去,也未免太不给我面子了吧?
更何况,这个座上宾还是个女人,而且是绝色美女……萧云鹤心里感觉有些不爽,但也想不透哪里不对劲。按理说来,小女王身为东女国的使臣。去见见太子算不得有什么不合时宜的地方。但汉王既然已经应承下来帮她办事并收留她住下了,太子还来横插一脚,或者是小女王再去找太子这条门路,这其中就未免有些腻味了。
回到汉王府的时候,萧云鹤远远就看到一尊大门神在门口晃来晃去,焦急的就像是丢了尾巴的狗。萧云鹤策马上前唤道:“宋良臣,在门口转悠什么?”
宋良臣正在闷头发愁。甫一听到萧云鹤地声音,顿时大喜过望,过来牵住了马呵呵傻笑道:“大人,你回来了呀?回来了便好,俺刚才还准备去东宫要人呢。现在你回来了,俺陪你一起去!”
萧云鹤不由得哑然失笑:“要什么人?人家自己回来了。你这个黑蛮的汉子,还挺会争风吃醋的。”
“啊?!”宋良臣大大的一愣,随即尴尬的笑了起来,“俺……可不是自己吃醋。是替大人操心哩!小女王那么标致的妞,怎么说也不能让东宫撬了墙角。”正说着,后面载着小女王的马车来了。汤紫笛就在车里喊着:“师兄,我们回来啦!”
宋良臣兴冲冲地高声应了一句:“师妹好哇!”
“师兄、师妹?”萧云鹤一听,顿时感觉有趣,随口问道,“你们这几天可有好好读书么?再过几天,会有一个叫房慈的孩子过来和你们一起念书。”
不料宋良臣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大人,咱们还是另外找个先生吧。之前请来的那个老头儿,身体也忒差了。教了没两天。说什么再教下去就会吐血而亡,就再也没来过了。下次得找一个身体好一点的。”
萧云鹤顿时哭笑不得,不用宋良臣再说,也能想像他和汤紫笛念书时的样子了,只得闷笑了两声朝府里走去。宋良臣这时仿佛才想起来。急忙说道:“大人,李怀光、浑和李晟在正堂等候大人多时了。这阵子每天地这时候。他们三人都会要来的。”
“不早说!”萧云鹤大步朝里面走去。李晟等人则是已经早早的迎了出来,四人一起坐到了茶室里。
李怀光的性子比较急,不等四人坐稳当了,急忙就叫道:“大人,你可算是回来了!我这心里实在憋闷了太多的事情要对大人讲----你离开这几天,老蒜头和浑这两个混人,就干出了傻事!”
萧云鹤略自一愣,看了一脸苦笑地李晟和浑一眼,问道:“什么傻事?”
“他们自行请缨要离开国都去边疆!”李怀光忿忿的叫道,“这两个混人!混人!你们也不想一想,你们要是都离开国都了,大人身边还能有谁可用?朝堂之中全剩了一些奸人弄权,那还有个屁的意思!”
萧云鹤呵呵地笑了起来,摆手示意李怀光稍安勿躁,说道:“李晟和浑这么做,是对的。”
“啊?----”李怀光大大的一愣。
“是啊!”萧云鹤也颇有些无奈的说道,“李晟、浑,包括你李怀光,就是眼下这朝中最为得力的征战之将。边疆有事,你们不挺身而出,难道还要让那些手无缚鸡之力从未带过兵的人去么?这是你们的本份所在,推搪不得。你们三人,都是出将入相的人了,回朝议政,出边为将,是太正常不过了地事情。今天皇帝将我急召回来,就是问我的意思。我也向皇帝举荐了你们三个人一起挂帅出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