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仙人-《神皇纪元》


    第(3/3)页

    国都的三百万百姓,打从心眼里感觉到了平安和安宁的可贵。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慢慢流逝,国都城中,潜移默化的改变也在进行之中。萧云鹤眼看着这些改变的发生,心中暗自欣慰。因为他清楚,没有什么,比摆在眼前的事实更具有说服力了。现在由太子统领帝都,一些都十分的安宁和谐----皇帝,也可以安安心心的回后宫休息去了!

    湛绿的玉玺,摆在老头的书桌之上,压着一层耀眼的黄布。老头轻摆了摆手,有气无力的说道:“太子,将玺印拿去吧。朕已经很累了,要休息了。从明天起,由你来监国。朕就到玄武殿休养去。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要来烦朕。”

    萧云鹤接过了玉玺,用盒子细心的装好,拱手谢过了老头。

    “太子监国,你们要悉心辅佐。”老头摆了摆手,对陆贽等一些宰相和大臣们说道,“就这样吧,你们都退下。朕累了,要休息。”

    萧云鹤和陆贽等人,都恭身从老头的书房中退了出来。

    身后,有几个人在窃窃私语,议论皇帝为什么不在朝会上当众宣布这个重大的决定。陆贽冷笑了一声,说道:“皇帝陛下的心已经冷了,没兴趣搞这种场面功夫。移交了玺印就足够了,莫非还要当着众人的面,让皇帝陛下再受凌辱么?”

    萧云鹤微微一愣,回头看了看陆贽一眼。

    陆贽却像是眼角里没有他这个太子一样,抖了抖袖,昂然的走了。

    萧云鹤微微皱了皱眉头,暗自寻思道:这么多天来,陆贽就从来没肯怎么搭理我。从寻回皇帝与太子开始,他对我都一直是冷眼相待如同仇人。聘他为东宫左庶子时,也是万般不情愿。看来,他心中还是念着皇帝和李诵。相比于王丕那些人,陆贽倒是显得有血性、重情义多了……往往,越是有才干和懂得忠诚的人,才会表现得像他这样。

    过了两天,是宋良臣大婚的日子。由于新任太子的缘故,他这个东宫六率的大都督,面子可就有点大了。朝中文武大臣都来道贺,马燧和李晟等人自然也不例外。婚礼办得挺热闹,汤紫笛也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大齐的新娘,满心欢喜异常的活跃。全然没有中原女子出嫁时的那种羞涩,穿着一身大红的喜欢袍,大喇喇的和男人们拼酒玩乐。宋良臣这个新郎官更是乐得合不拢嘴,早已被众人灌了个七晕八素,最后被抬进了洞房。

    东宫里热闹了一阵,入夜之后也渐渐的安宁了下来。婚礼在皇宫之中操办,虽然热闹,却是一切从简。皇宫是庄重之地戒备森严是一个原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萧云鹤发现,自己这个新上任的太子爷,居然一穷二白。连办个婚礼,钱也要省着点花。

    这让他很郁闷,同时也很焦急。

    四大元帅在婚宴后也都来拜见太子,看来都有话要讲。其实他们不来,萧云鹤也要托人去请他们了。其原因很简单,现在要防备淮西李希烈等人的来犯了。

    马燧与李晟等人,也正是要说起这件事情。

    李晟说道:“太子大人,帝都生乱然后太子入主东宫,已经快有十来天了。这么长的日子里,足够李希烈准备充份然后发生来袭。估计最近这两天,东都一带就会传来哨警。我们是不是该做出一些准备了?”

    马燧也道:“是啊!河北三镇的那些叛王,也肯定不会安分,会跟着李希烈一起作乱。四路兵马,到时候不会少于二十万人来犯。如果不早做准备,肯定会捉襟见肘。”

    李怀光与楚彦,也表示对这件事情有些担忧。

    萧云鹤说道:“我也早就琢磨着,该把你们请来,商议一下这件大事了。按理说。我们在关内也有二十万人马,不怕害怕什么李希烈和河北三镇来捣蛋。可是现在有两个大问题。一是,帝都初定,人心不稳。我是肯定不能离开国都的,而且,国都城至少需要五万以上的人马驻守。也就只说,我只最多只能派出十五万兵马出御敌。”

    “这么多兵马也够了。大人的确不能在这时候离开国都。就让我们带兵前往吧。”李晟等人说道。

    “兵马数量是够了……”萧云鹤眉头皱起,说道,“可是,这第二个问题又来了。我们的粮食----供不起了。”

    李晟等人并不吃惊,只是担忧的说道:“我们也在一直担心这个问题。快一个月了。二十多万大军吃起来,朝廷的太仓早该被吃空了,我们心里也有数。现在要再点起兵马出去御敌,没有三五个月地粮草是动不了身的。看来,朝廷的底子。都是空的了,再耗不起了啊!”

    马燧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二三年来。一路看首发西线战争不断,朝廷早就被打空了。虽说西川那边没有要朝廷支援什么……可是许多的地方节度,都去支持西川而对朝廷的减少了贡奉。这也就等同于是在掏朝廷的府库。更何况,凤翔、泾原这些帝都地门户军镇,一直都是靠朝廷供给军需的。打起仗来,消耗极其的巨大。经过朱之乱后,朝廷的底子本来就虚到了极点。再加上这么折腾几次,简直就快要垮掉了。前不久。陛下命末将率领十二万大军征讨西川。末将清楚的记得,当时真是七拼八凑弄齐了粮饷军资,勉强才出了征。二十万大军拱卫国都,太仓还能支撑一个月,已经是奇迹了!”

    “太仓早就空了。”萧云鹤有些郁闷地说道。“在兵变发生的时候我刚刚接掌府库,清点太仓。就只剩下了几百石粮食。这么点东西,还不够宫里的那些人吃的。当时要不是我请我的岳父吴仲孺帮忙拼凑粮食,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生出多少乱子了。到现在,吴仲孺也有些束手无策了。远水解不了近渴啊!要他帮忙再转运粮食,时间上肯定是来不及了。而且,总不能让我大齐一直吃他吴仲孺一个人啊!这要是吃死了可怎么办?”

    李晟等人也深感觉忧郁:“是啊……二十多万人哪,吃起来也太恐怖了。吴仲孺地家私太庞大雄厚,也会有吃干的一天的。眼下秋收还早,关内刚刚蒙生了剧变,百姓们还都有些心里发怵不敢安心耕种。今年地收成如何,还真是不好说。要是不想个长远之计解决问题,别说是这次出征会有大问题,就是大齐政权的稳固,也会出现危机啊!”

    萧云鹤心里这就堵上了,不停的摸着额头犯愁。寻思了一阵,他对李晟说道:“走,进宫去看看府库。”他带着四人,直接直了皇宫,找到了现在掌管皇宫内苑监的宦官俱文珍。至从窦文场和王希迁被马燧诛杀以后,皇宫内苑监总管的职务,理所当然的落到了汉王府总管俱文珍的手上。俱文珍鸡犬升天的来了个咸鱼翻身,一跃成了皇宫中炙手可热地大人物了。所有掖庭的宫女杂役,和服侍宫中的宦官,都要归他管。与此同时,府库因为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也暂时交由他管理。

    俱文珍见了萧云鹤,自然是满心欢喜乐不可吱。没能在太子身边伺候反而被别人伺候了,他还很有些不适应。见了太子前来,比见了自己的亲爹还要亲热。

    “俱文珍,打开府库。”

    俱文珍地脸顿时就变色了,犹豫不决的嘟嚷道:“大人……这时候来查看府库啊?”

    “少废话,打开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