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据当地村民们表示,在他们认知里,神像的眼镜,是建国前就有了,祖祖辈辈都是这么拜的。 众所周知,古时候的玻璃,可不像现在这么廉价,即便是清康乾时期,都仍是贡品级存在,民初才逐渐普及到民间富户家中。 不过像这种白铜凋梁、玳冒镜框的高档眼镜,在当时依旧属于奢侈品级别。称 加上海边风沙大,琼西沿海,沙化尤重。 犹记得迅哥儿笔下的闰土,由于常年被海风吹袭,两眼像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于是琼西百姓为神灵献上眼镜,以避风沙。 这是比供奉猪头、熟鸡、酒果更为“高大上”的祭品,更能讨好神明,也就理所当然传承下来。 如今百余年过去,戴眼镜的神像,已然成了当地一种特异风俗。 包括但不限于峻灵明王、九天玄女、龙王、佛陀等。 如今庙里保存的峻灵明王神像,是90年代重修后塑的,头戴旒冕,身着帝王袍,戴着眼镜,端坐龙椅之上。称 看起来竟有几分时髦气息。 …… 成泉第一次来昌化。 这次是来参加一个大学同学的婚礼。 他也是琼岛人,只不过是儋耳的,距离不算近,好在动车过来很方便。 参加完婚礼后,他又留在昌化多呆一天,打算简单逛逛。 没让同学作陪。称 结婚已经够辛苦的了,哪好意思再麻烦人家,只是让对方介绍几处好吃的店铺,然后就开启了自己的昌化一日游。 先在城里吃吃喝喝,然后等傍晚再去海边耍耍。 主要为了看落日和拍照。 作为一个喜欢拍风景的业余尼康老,成泉最喜欢的就是海边的夕阳。逆光的情况下,拍背影也好看,至少让镜头里的自己显得没那么丑。 拍着拍着,眼见太阳即将完全沉入海面,他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他忽然看到海面上漂来一个大箱子…… 一个行李箱。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