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五零糟糠妻之子22-《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


    第(1/3)页

    刚从火车上下来的林裕升避开拥挤推攘的人群,  皱眉看着这座跟自己多年前离开时并没有太大变化的破旧火车站,心情有些复杂。

    当初他一身狼狈,满怀对未来的野望从老家离开时,  可从没想过自己会时隔这么多年才回来。

    虽然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但林裕升却从没后悔过当初的选择。

    如果他也像堂哥林裕丰一样没有闯劲儿,一辈子都老老实实的窝在乡下的话,  现在也不过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靠老天赏脸吃饭的老农民。

    那样的日子,  简直一眼就能望到头,哪里还会有他如今的功成名就?!

    虽然这几年因为家事的原因,  在部队里的晋升受挫,  不过林裕升坚信那只是暂时的,  只要被他抓住机会,他总有一天会爬到高位。

    林裕升的心情复杂只是一瞬,  很快他就收敛了外露的情绪,  随之而来的则是对大儿子竟然违抗他的命令,无视他的怒火。

    虽说他跟大儿子还没真正见过面,可对方桀骜难驯,  叛逆不顺的性格却已经给林裕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几年,  他每隔半年都会给大儿子写一封信,  催促他,让他去部队一起生活,  却每每都石沉大海,没有半点回音。

    要不是他后来在信里威胁他,再不给自己回信,  自己就回老家把他强制带去部队的话,  恐怕还是不会收到半点回应。

    不过大儿子的那点子回应,  在林裕升看来还不如没有。

    林裕升也是到了近来,才从他越来越不走心,越来越敷衍的文字里发现,那小子其实是在拖延时间。

    想到自己这几年为了缓和父子间的生疏,好声好气的给对方写了那么多信,半点没有打动对方不说,还被忽悠了,林裕升就很气。

    自己难得的示好,竟被大儿子这么无视,这让父权思想严重的林裕升还有种被愚弄了的羞恼。

    等把后勤部要忙的事情忙完,被林知言彻底激怒了的林裕升,干脆就跟上级申请了半个月的假期,回了老家一趟。

    这次回来,他说什么都要把那小子给带去部队。

    把人弄到部队,倒不是林裕升多关心大儿子,他主要还是为了省下每个月的抚养费。

    他现在待的后勤部,属于部队的养老部门,每个月发下来的工资津贴远远没有以前在一线部队那么多。

    就这么点工资,他不仅要自己花用,还要养三个孩子,害的他想多攒点钱打点一下部队里的关系,都攒不下来。

    双胞胎现在还小,每天只要给他们点吃的喝的,不饿着他们,散养就行,根本不用他花什么心思和钱,可他大儿子那里就不行了。

    他每个月的津贴都会被部队直接划走三分之一,然后转给乡下的大儿子。

    就算他想搞小动作截留一部分,也办不到。

    每每想起这事,林裕升心里就不舒服,觉得窝火。

    既然截留抚养费不成,他就想着,干脆把大儿子弄到身边来。

    把人接到他身边后,部队领导总不会还管自己给不给抚养费吧?

    这样一来,他的工资就全到了自己手上,到时候给大儿子花多还是花少,还不都是他自己说了算?!

    当然了,林裕升肯定是舍不得给大儿子多花一个子儿的。

    他一个小孩子家家的,胆大包天的无视他这个当爹的不算,竟然还试图愚弄他。

    自己到时候把人接到身边,每天最多不让他饿死,想多花他挣的钱,门都没有。

    林裕升在心里打定了主意,当即就从拥挤的火车站走了出去。

    虽然多年没有回来过,林裕升对去乡下的路该怎么走还是记得的。

    不过路有点远,他还带着行李,不想徒步的他就在火车站附近拦了一辆牛车。

    赶车的大爷刚好是林杨村隔壁的,听说他就是林裕丰那个在部队当官的堂弟,大爷不由瞪大了眼,一脸稀奇的看向林裕升。

    大爷看了两眼,就乐呵呵的让林裕升上了牛车,还找出一个布垫子给他铺在屁股底下,免得车上没擦干净的土弄脏了他的军装。

    边拿布垫子,大爷还边小声嘀咕了句怎么跟长生长得不太像。

    林裕升刚开始还以为这大爷是听说自己在部队当官,才对自己这么客气的,然而听着听着,他就察觉到了不对劲儿。

    这位大爷嘴里正夸着的林长生,难道是他那大儿子?

    “大爷,你说的林长生,难不成是林杨村的?该不会是我儿子吧?”

    林裕升还犹自不敢相信,忍不住问出了口。

    “嗨,可不正是,你既然是林裕丰那个在部队当兵的堂弟,那长生娃儿的爹肯定就是你没跑了。长生娃儿可是个有本事的,他去年弄出来的那个收割机还有脱粒机,可是帮了俺家大忙了。要不是有那个机器帮忙,俺家的几亩地粮食当时肯定要被雨淋了。今年也是一样,只花了点油钱,没两天田里的粮食就都收进仓了,贼方便。”

    大爷提起这个,说话的劲头愈发高昂,开始高声跟林裕升说起了林知言的丰功伟绩。

    像什么搞出了肥料配方跟县里的肥料厂合作,正是有了他的配方,肥料厂的订单才会越接越多,生意越来越红火。

    另外还搞出了专门帮忙农民种地收庄稼的机器,听说前段时间还跟隔壁市的大机械厂合作了。

    连县长都夸了他好几回,都说他是个难得一见的天才。

    像这样的天才,搁古代那都是能考状元的,大爷不断夸老林家祖坟的风水好。

    林裕升听得一愣一愣的,整个人都有些恍惚。

    对方嘴里说的那个,真是他那原配生的大儿子?

    在林裕升的印象里,他那大儿子应该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乡下小子,能好好活到现在,都是多亏了他每个月给的抚养费。

    一直留在乡下生活的大儿子,即便长大后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八成要跟他堂哥林裕丰一样,一辈子都只是个种地的农民。

    可林裕升现在才发现,他的想象跟现实竟然有如此大的出入!

    林裕升听着听着,不仅没为大儿子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心里反而愈发的生气。

    真是好啊,他那大儿子花着自己给的抚养费,搞出了这么多东西,做出了这样的好成绩,竟然什么都没跟他说!

    这回他要不是亲自回了老家,岂不是还要一直被瞒着?!

    更让林裕升生气的是,他那大儿子瞒着他也就罢了,得了好处不想着他这个当爹的,怎么净关照他堂哥林裕丰一家了?!

    不仅给堂哥家的大成弄到了城里的工作名额,因为他做的那两台机器,他堂哥林裕丰还受了惠,居然在去年被提拔当了村里的小队长。

    虽然小队长这个职位在他眼里有些上不了台面,好歹算是个官啊,说不定干得好,将来还能往上走。

    这明明是他儿子,好处便宜却全被林裕丰给占了。

    林裕升越想越生气,甚至还有些怀疑,他大儿子之所以会对他这么冷淡,莫不是被他堂哥林裕丰给教唆的?

    肯定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儿子才一点不亲他,转而跟堂哥一家更亲的。

    怀着一腔怒火和怀疑,林裕升没多久回到了村子里。

    他刚走到村口,就被在附近玩闹的一群小孩子给发现了。

    见他虽然穿着一身军装,却黑着一张脸,表情十分的不善,刚要朝他跑过去的几个孩子脚步就有些迟疑。

    林裕升多年没回过村,这些小孩子都是在他走后出生的,他一个都不认识,便没有多加理会,径直朝自家院子所在的方向走去。

    被林裕升黑脸吓到的几个孩子虽然不认识人,也没敢上前询问,有机灵的就跑去村委会喊人。

    林堂伯正准备去村委会找村长商量,要不要按照侄子临走前说的,多种些价值更高的经济作物,谁知半路上就遇到过来通风报信的一群毛孩子。

    “堂叔!我看到一个穿军装的朝长生哥他家去了,那人黑着脸可吓人了,长生哥不在家,你快过去看看。”为首的是村长的孙子林宝山,远远的就朝林堂伯喊道。

    林宝山说的不清不楚,林堂伯刚开始还以为来人是老黑,担心老黑过来是找长生有事,就一路小跑的赶了回去。

    哪知道等到了地方,就看到多年不见的堂弟黑着一张脸,正站在他家门口。

    而他媳妇大概是听到动静从屋里出来的,这会儿正皮笑肉不笑的站在门槛上跟堂弟说话。

    也不知道他媳妇说了什么,他堂弟的脸色实在有些难看。

    林堂伯没想到堂弟会突然回来老家,见到人的时候显然有点吃惊,不过更多的还是高兴。

    虽说堂弟在对待长生跟长生他娘的事情上有些糊涂,但两人从小一起长大的感情不是假的,林堂伯当即一脸高兴的招呼堂弟进屋。

    林裕升沉着脸,不是很想搭理林堂伯。

    先是被他媳妇冷嘲热讽了一顿,气的他肝都疼,这时候他又跑来当好人了?

    林裕升本不想理会对方的,只是看着自家紧锁的大门,忍不住皱了皱眉。

    他以为大儿子这时候不在家里,是去县里上学了,不由有些后悔。

    要是早知道那小子小小年纪就去县里念了高中,他肯定不会急着回村,而是先去学校找人了。

    不过在火车上折腾了这么久,林裕升这会儿又累又饿,拒绝林堂伯的话终究是没能说出口。

    见林堂伯还在招呼他,林裕升无视了堂嫂嫌弃的目光,直接进了门。

    林伯娘对丈夫的这个堂弟,可没有丈夫那样感情深厚,她跟已经去世的方合秀感情其实更好些。

    再加上自家丈夫和大儿子都受了长生侄子的好处,林伯娘的心里就更向着长生了,对林裕升的上门十分嫌弃。

    对这个抛妻弃子的男人,林伯娘根本就没个好脸色。

    不过在丈夫的再三催促下,林伯娘到底还是给了丈夫点面子,没把人轰出去。

    这个时间正好是饭点,林伯娘把先前做好的两样菜直接端上了桌,又抠抠搜搜的拿了两个粗粮馒头放到林裕升跟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