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蕴蒲带着大军一路追击至辽东半岛,看着到处都是防御工事的旅顺,他并没有选择强攻,而是拖来了上百门重炮,打算先将这些防御工事都轰一遍。 此时的红党在林知言的精心培养之下,已经有了后世炸逼党的风采。 反正能用炮弹轰炸解决的问题,绝不会用人命去填。 跟随王蕴蒲一起来到旅顺的冯善继和阎百川,看着王蕴蒲豪气的拉来上百门重炮,让手下的战士不断填装炮弹,半点不见心疼的直接轰出去,顿时羡慕嫉妒的眼都红了。 看看他们跟红党的武器装备差距吧,究竟谁才是这个国家的正规军? 这帮工农革命军不都是土老帽么,不该是穷的要死么?怎么如今打起炮弹来,反倒比他们还要豪气?! 再想想这段时间跟红党联合作战时的观察,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军装不如红党的保暖,吃的军粮也不如红党的压缩军粮方便携带且味道好,就更别提武器装备上的差别了。 按理说他们西北军和晋军在国民政府都属于主力部队,配备的武器已经是最精良的那批,但跟红党一比,实在有些拿不出手。 对方不仅有战车和大炮,连国民政府至今都没几架的飞机,人家都快要独立成军了。 只是哪怕冯善继和阎百川看得再眼红,这些武器装备也没有他们的份儿。 当初红党愿意替三十万川军换装,那是知道川军跟国民政府已经决裂了,且对方的抗日决心很坚决,是他们可以吸收的好同志。 冯善继的西北军和阎百川的晋军则不同。 这两帮势力参加抗战本来就迟,还是被申凯正刻意安排过来抢果子的,更不可能像那三十万川军一样被红党吸收。 要是给他们也换装的话,那今后红党跟国民政府要是再打起来,这些换装的武器岂不是要被对方用来打自己? 因此这会儿哪怕两人眼红的不行,不停跟他扯抗日的大义,王蕴蒲也装作没听懂。 后来大概是见从他这里得不到好处,西北军和晋军士兵的作战积极性都降低了不少。 不过王蕴蒲对此并不在意。 反正红党在东三省的部队总兵力已经高达六七十万,且都是经过了一年多战争磨练的精兵老将,没了这些跟他们抢功劳的西北军和晋军,他们打日寇只会打的更好。 抱着尽可能将旅顺的日寇全歼的心思,在将防御工事都轰炸了一遍后,王蕴蒲就将手中的大军分成三路。 三路大军形成的包围圈,几乎隔绝了日寇往旅顺以外地方逃窜的可能。 连唯一可以逃跑的海上,也早有飞机编队在侧随时待命。 一旦日寇战船靠近海岸接应,等待它们的必定是飞机的轰炸。 民国二十二年二月初,尚未等国人从新年的喜庆气氛中走出来,在辽东半岛跟日寇进行最后大决战的抗日联军,就给全国人民送来了大捷报。 率领数十万抗日联军的王蕴蒲以碾压之势,在旅顺港几乎全歼了关东军的主力部队。 就连匆匆撤离战场,登上军舰准备逃回本岛的关东军败兵,也在飞机编队的持续轰炸之下,尽数沉入海底。 以本庄番为首的关东军高层,战死的战死,切腹的切腹,只有少部分投降被活捉。 历史上这帮在华国犯下了累累罪行的战犯,大多都没能得到清算,在这个世界,总算让他们为侵略罪行,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旅顺港的战火熄灭后,盘踞在东三省几十年,给原世界的华国带来无数灾难和耻辱的关东军部队,至此烟消云散。 抗日联军在旅顺口全歼日寇关东军,全面收复东三省的消息刚刚见报,顿时在全国上下引起了轰动和热烈反响。 即便国民政府跟日寇海军在海城的战斗还在继续,依旧阻挡不了国人举行胜利庆祝大游行的热情。 这一年多来一直待在磐石兵工厂,不停为前线部队提供枪支弹药支援的林知言,在关东军被彻底击败的消息传来后,终于从忙碌中停了下来。 根据地的中心广场上这会儿挤满了前来庆祝的群众,这些险些沦为亡国奴的人们根本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和兴奋。 在高唱着胜利歌曲时,民众们满心都是对红党坚持抗日,并带领它们将日寇驱逐出东三省的感激。 经过日寇侵略一事,也让他们彻底看清了,究竟谁才是这个国家的大救星。 听着噼里啪啦响个不停的鞭炮声,林知言心中一瞬间轻松极了。 日寇侵略东三省的失败,损失的可不仅仅是二十多万兵力,连带它们几十年来在东三省经营的势力,也被红党借机一扫而空。 相比历史上,这个世界的华国可要幸运的多。 日寇在东三省刚刚发动侵略战争,便被红党死命的拖住了脚步,直至战争结束,除了海城那边爆发了一场战事外,并没让日寇将战场在国土上进一步扩大。 这场侵略战争给国家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带给国人的伤痛,比起原历史上可要小得多。 而这些变化,都跟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林知言的心情大好,远在金陵国民政府的申凯正却气的不行。 申凯正用力的将一份头版写着红党抗战胜利,将日寇驱逐出东三省的报纸摔在了桌子上,心中的火气简直无处发泄。 虽说国民政府的嫡系部队都被牵制在了海城,但为了跟红党抢夺功劳,他还是坚持让冯善继和阎百川带兵去了东三省,哪知道这两个家伙却根本没能在东北战场上发挥多大作用。 先前参加过几场小规模的战斗,还算有些成果。 但在最后跟日寇在旅顺的大决战上,他们率领的西北军和晋军承担的居然只是辅助和后勤的工作,这让他想帮他们在报纸上宣传都不知道该怎么宣传。 若是被远在东北的冯善继和阎百川知道,他们正被申凯正大骂废物,两人肯定有很多话要说。 他们起初倒也率领部队冲在了战斗的第一线,然而面对被逼上绝路,陷入疯狂的日寇的反击,他们的部下差点就被击溃了。 还是王蕴蒲发现形势不对,及时抽掉了部队过来支援,才让他们把守的阵地勉强稳住。 后来发现手下的士兵阵亡率过高,实在有点撑不住的他们这才不得不撤出战斗第一线,让红党战士顶上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