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面对防不胜防的病痛折磨,他们总是以幽默的语言去调侃,豁达的心态去接受,活的比老一辈乐观多了。 他们乐于分享,通过欢快的音乐、幽默的表达方式,把病痛中不堪的一面变成乐子,给自己带来一点勇气,应对意外带来的不愉快。 他们收获的是评论区里善意的玩笑和相似的经历,是言语传递的安慰与鼓励。 一心佛系的大学生,发言更是能笑死个人。 “我正式被确诊为淳贵人,我爱吃点心,我爱喝奶茶” 一看就知道,这位是为了犒劳自己,而常常在夜里与鹅腿阿姨双向奔赴的女中豪杰。 “我正式被确诊为懒羊羊,我是为睡觉而生的高贵的羊” 而这位,可以看出他的幸福生活就是吃饱了睡、睡饱了吃。 “我正式被确诊为蘑菇,已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只蘑菇能走路” 可以看出,这位不喜欢室外阳光,喜欢阴暗角落,不爱运动! 从令人捧腹的评论里可以看出,现在的很多大学生都深陷“当下主义”的困境。 为追求眼下的舒适和即刻的欢愉,沉溺于熬夜刷视频、打游戏。 锻炼更是‘下次一定’。 如此这般,体质差是当然的事。 然而,如果就这样简单地将“脆皮”完全归咎于大学生体质差,难免成为浮于表面、居高临下的一刀切。 每日不足六小时的睡眠,堆积成山的试卷…… 高中生们整日居于课桌一隅,纵使心中有对自由奔跑腾跃的向往,或多或少地被课业束缚了双手双脚。 更有甚者,以健康换前途,落下胃痛、颈椎病、腰肌劳损的病根。 当满怀“上了大学就轻松了”的期待来到大学校园,却发现课业压力不减,还常常不得不“卷”。 更别提工作以后,地狱级的“卷”生活来临。 各类生活、工作大小事,见缝插针地早早占满了一周的行程。 正努力适应着生活的规律,自然顾不上过规律的生活。 讲述了一通自己的见解后,张麟看着满屏变泪目的弹幕,不停说道:“而危害身体健康的报复性熬夜,也成了年轻人内间的流行现象的现象。 我熬的不是夜,是白天失去的自由。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报复性熬夜”或“晚睡强迫症”,是一种出于自我防御机制的补偿心理。 当白天被非自愿的任务填满,自身对于控制时间的需求未被满足,夜晚便被挪用来弥补。 报复性熬夜也与上瘾行为相关。 明知熬夜存在危害,但当年轻人们通过熬夜抵抗了焦虑情绪,获得快感,又找不到其他方法来对抗焦虑时,就难免陷入了熬夜的循环。” 听着这叨叨叨往外蹦的专业术语,杨蜜再次有种刷新三观的既视感。 这一刻,她想起了某大报对于张麟的点评。 有的人,不张扬,却见之忘俗; 不耀目,却直抵人心。 张麟当如是。 从驻外记者到装垫儿台,让人们一次次沉沦于他的才华横溢,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不晓得又被崇拜,张麟注视着镜头,不停道:“身体亚健康与精神状态也不无关系。 因为身体,因为学习,因为同学关系和社交关系,因为恋爱,因为找不到工作…… “崩溃”、“焦虑”、“破防”一跃成为了热门情绪标签。 而这些无形的生活压力,也会悄然转化成有形的病例。 在各大平台上,焦虑和抑郁躯体化症状的分享贴比比皆是。 但我们身为观众,看到这些大学生们大大方方分享自己病情的时候,虽然一边笑一边敲木鱼,却也觉得他们其实挺勇敢。 明明是苦兮兮的生病,在他们那儿,却是可以用来开玩笑的谈资。 没关系的,那只是生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