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真的超级超级厉害,张麟牛笔大发了” “张麟的见解不简单,这段演讲确实有一定的料” “张麟真的强的离谱,醍醐灌顶,相见恨晚” “在大风中跋涉险滩,倒也不失为一种落魄的豪迈,这句话说的太好了” “鸡皮疙瘩起来了,突然想哭” “光听张麟讲述,滚滚历史的思想车轮就扑面而来,厉害了我的哥” “太强了!!!!讲解的很好,满分作文!” “这么来看老子真是神仙” 弹幕沸腾,溢满了赞誉之词。 虽然在文化类节目里,经常可以看到这一场景,但所有人依然看的动容。 那种才华碾压的感觉,太震撼了! 就像很多网友表示,韦神的课看起来太难受了,这种课程真的是无福消受,一节课下来好像看了一场天书,果然“天才”的世界我们不懂,感觉自己的智商被碾压了。 对此,收看直播的汪冰冰就更感触颇深了! 被人文社科类大牛“碾压”的感觉是怎样的? 这个世界上她应该最具有发言权。 爱人张麟的牛,对普通人的碾压主要体现在其知识和精神上,或者说态度上。 知识上,张麟几乎将读书馆中的所有关于历史的书几乎都度过了。 年纪轻轻就熟读24史,关键是还涉猎广泛,只要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书,只要他有时间,他都会读,就是一个典型的读书人。 历史知识上没得说,连康振、蒙蔓都直言他是教授级别的! 甚至在社科领域,汪冰冰大学里的老师,也很少有比张麟知识功底深厚的。 记得年初,他被评为了台里的十佳主持人。 颁奖那天,除了荣誉证书,还有一套收藏版的《辞海》作为礼物。 张麟如获至宝,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看《辞海》,一页一页看。 这种态度持之以恒下,张麟对词语,成语把握非常精准。 在看《资治通鉴》的时候,看到司马光对长平之战的评论时,看到司马光说长平之战不只是赵括的原因,就引发了他的思考。 他把能找到的凡是关于赵括的历史资料都找来,并且在平板上做笔记。 后来竟然达到了数十万字。 当时,张麟甚至去各宣传口档案室查资料,并且有关当时的气候,地图资料,战争形势图。 后来写了论文,就是为赵括翻案。 当时,先秦历史研讨会召开,张麟因为这份论文被请了过去。 在会议上,张麟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最后说赵括和李建成有资格当今天所谓的“网庙十哲”,能爬到这个位置上让人记住上千年、并且让强敌如鲠在喉好久,就不可能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草包。 他们的失败,完全是因为对手太狡猾、且冷静,而不是自己完全没本事。 可以这么说:如果李建成的竞争对手不是李世民而是他孙子李显李旦,如果赵括的对手是各种朱祁镇宋徽宗,那估计绝对是单方面碾压的吊打。 开完会,先秦历史协会会长把他叫了过去,就此问题进行探讨,说你这观点太爆炸。 但张麟坚持他的观点,因为他为此付出了大量辛劳,且坚信他的资料翔实。(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