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轰动-《临夏》
第(2/3)页
小和村村人听着,都是感觉与有荣焉。
可不是么?因为方临,整个小和村都沾了光,今年他们这一片的堤岸,优先加固。
这么说吧,小和村出了个方临,村人在别村人面前,腰杆子都能挺得更直些,这次方临做了从五品的大官,以后就更不用说了,出村都能跟螃蟹一样,横着走!
……
对小和村人来说,这是极不平静的一下午,先是方传辉、方赫各自寄回来二十两银子,让他们大大震惊;然后,方临封了从五品的大官;再然后,方临给出三个去府城的名额;最后,侯知县来到……
可以说,震惊一个接着一个,将村人情绪层层推高,直到散场许久,还让他们津津乐道。
……
老方家。
今晚四房聚餐,各房都可着好东西拿出来,一顿饭比过年还丰盛,往日相对最抠搜小气的二娘方王氏,这次都一点没带心疼的。
“好好好!好啊!”方爷更是感叹着:“三房临子出息,这是祖宗保佑,赶明得去给祖宗烧纸钱!”
‘要是祖宗能保佑临子当大官,他们活着的时候自己就当了,说不准,老方家的祖宗在地下,都还要沾临子的光呐!’方王氏二娘心里嘀咕着,却不敢说出来,嘴上附和点头老爷子。
大娘方柳氏、小娘方秦氏,也都是说着好听话,让方奶笑着合不拢嘴,其乐融融。
在方临一家快速发展中,老方家许多解问题迎刃而解,如此和睦是从前不敢想的。
究其原因么,一方面,方临的发达,带来了增量资源,让老方家四房都沾光,或多或少得到好处,没必要再争一些鸡毛蒜皮的了;另一方面,其他三房也都是聪明人,知道三房希望看到什么,若再像以前一样勾心斗角,方临一家恐怕都要失望不回来了,那才真是大大的坏事。
……
四房聚饭分开,回去还在说这事。
……
大房。
大伯方伯显感叹:“老三家的临子可真出息,从五品大官,我都不敢想。”
“是呀!”大娘方柳氏说着:“这次临子没让咱家传宗去,你也别多想。我琢磨着啊,一是临子恐怕想着,传辉去了府城,传宗再走了,咱家地都不好种了;二是这次真要再给传宗,二房、四房会多想,一碗水端不平;三是走之前,临子也说过,咱家的人肯定都是要用的,还交代传宗多学些字,这次恐怕是不适合传宗。”
“这我哪能不知道,临子心明着呐!”
……
二房。
二娘方王氏道:“当家的,你说咱家赫子去码头当个小管事,也不错哈?”
“你就眼皮子浅,那码头小管事真要好,临子能不给咱家自家人?”
二伯方仲贵摇头道:“别的不说,就说码头小管事,能有奖励,拿到一月二十两银子?我瞅着啊,这个码头小管事就是个吃闲饭的活计,没什么将来,一辈子就这样了。”
“一辈子就这样了也好啊,那可是每月三两银子。可惜了,咱家草儿、大房玉玉是女娃,不然这次临子肯定还用咱们自家人。”
……
四房。
小娘方秦氏也在说着:“可惜,咱家安安太小了……”
“别急,咱家本本分分,不争不抢,临子看得到。”
小叔方季平眯起眼睛道:“你当这次,临子为什么不还用咱们老方家的人?我想着,这码头小管事的活计未必那么好,所以临子才做了个顺水人情,给乔家、福婶家、焦大爷家,也是让村里人看看,他是念情的,不是只顾着老方家自个儿。这一手厉害着呐,也是不让咱们老方家太过,太吃独食,反被人嫉妒……”
……
不仅是老方家的人,村里许多人家也在谈论这事。
……
乔家。
“旭子,你和临子更熟悉些,那个码头小管事的活计伱去吧!”
乔村正拍板定下来,感叹道:“这次,咱家可是欠了方家三房一个大人情,以后,老方家的事,能帮都得帮,不然就是忘恩负义了。”
“爹,我们记住了。”
……
游家。
游家媳妇对丈夫道:“你可别心里不舒服,更别因为这次临子没将活计给你,就有怨言。”
“我知道,乔家旭子去府城路上帮过方家,福婶家、焦大爷家,更是对临子家有着恩情,给他们是对的。这更说明临子是念着情分的。”游朝东道。
“这就对了。先是老方家自家人,然后是村里有恩情的,往后再有好事,可能就轮到其他人家了,咱家总是比村人其他人家和临子家近些。”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