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蹭蹭就热了-《为了隐居,我骗室友去恋爱》


    第(2/3)页

    搞得秭小伟很苦恼,不知道这两位富姐的乘坐体验能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要是真按照她俩的反应去调整车,可能才是害死整个研发团队。

    当然旅游本身很不错。

    秭小伟没有顺着导航去那些著名的水乡小镇,更不会到什么自然风景区,就大概设定个方向,信马由缰的顺着国道而不是高速路穿行。

    目的就是走那些明显经济水平相差很大的各种县市镇,体验最普通的生活场景。

    前后五辆陪同助理安保车也稍微隔远点,只要停车游逛、吃饭、住宿啥的能跟上就行,不强求随时寸步不离,甚至工作助理们留在车上办公休息都行。

    于是那辆纯电红旗大SUV,又不约而同的成了办公车。

    优势确实明显,但小莲就明显患上了充电焦虑症,无论到哪,一停下来就先拜托安保同事照料好戴总,随时报方位,她先去把电充上。

    生怕跑起来掉队。

    秭小伟调侃她这是因为六部车只有这辆纯电,其他两部燃油,三部混电才会搞得节奏大乱。

    下次同步应该就好很多。

    两位富姐就很满意。

    繁华富贵的高档场所她们见得多了,不稀罕,反而是不被簇拥包围的民间烟火气,很得她们欢心。

    江浙沪的水乡江南有个很特别的感受,就是市区的现代化跟周边区县的日常生活有二三十年以上的时空凝固。

    他们刚从冀北平原上那些密布的村庄过来,感受特别清晰。

    北方村庄里多少能看见各种近几年的元素跟痕迹,好多房子也是近些年经济条件好了才修起来。

    老房子都灰头土脸的破落。

    富庶的江南水乡就仿佛几十上百年前已经成型,最多七八十年代的岁月痕迹比较明显,然后近二三十年的变化在这里仿佛都看不到。

    慢悠悠的乡下生活不是感觉古镇风格民国时期,就是解放后的集体国营时光。

    戴安妮都雀跃得像小女孩了,经常拉着秭小伟你看你看,这里好像我小时候……我都不记得是哪里,恍恍惚惚有印象在类似地方生活过?

    常月玲就熟悉:“我们那八大厂,以前可厉害了,首都南大门嘛,全国唯一的钞票纸生产,世界胶卷三巨头之一,像长江这么牛逼的企业,改开前有八个,所以我们爆发时候想收购这些厂,还瞧不起我们,一群老冬烘!”

    生活在这些区域的人,就仿佛被时代遗弃了似的,他们也好像接收不到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

    吃穿用度都跟二三十年前没什么区别,虽然这里是包邮区。

    所以各种充满过去时光的小吃、菜肴,餐馆风格都很得两位富姐喜欢。

    她们还都不是那种娇滴滴的白富美,在北郊路边摊都吃习惯了。

    现在换个口味还挺新鲜。
    第(2/3)页